我国极地科考低空飞行机器人系统研制去取得突破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7:50 

从有关方面获悉,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的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低空飞行机器人系统研制取得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在我国26次南极科考中获得应用。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特种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梁建宏介绍,为了在南极大陆极端条件下获得大范围的科学数据,低空飞行机器人正成为一种迫切的极地科学考察技术手段。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我国极地科考低空飞行机器人的研制任务,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同推进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自动化无人装备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成功研制出
贼鸥雪雁两种飞行机器人系统,在26次南极科考中分别用于雪龙船破冰侦察和海冰观测。贼鸥翼展1.2,最大起飞重量5公斤,侦察半径40公里,可将航线上的冰山影像实时传输到雪龙船,供破冰参考;雪雁翼展3.2,最大起飞重量25公斤,可携带红外辐射计和航拍相机等多种海冰观测仪器飞行300公里
2009129,雪龙船靠近中山站期间,
贼鸥飞行机器人系统成功进行了雪龙船破冰侦察实验。返航后,飞行机器人在雪龙船上空进行了100高度的低空盘旋飞行,拍摄到了雪龙船破冰工作过程。
雪雁早在2007年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中,就已多次成功完成150高度的海冰观测任务,获取了图像和温度数据,初步验证了抗风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未来三个月,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秦为稼主任、海冰研究室孙波教授的指导下,雪雁将搭载三种传感器对近千平方公里的冰川和海冰进行探测,获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数据,将为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提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手段。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