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渔政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2:00 

渔政管理是渔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渔业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渔政管理是认识客观规律和自觉运用客观规律的高度结合,是一门新兴的渔业管理科学。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渔政管理的科学性

1.渔政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制约渔政管理的规律主要有五种:一是商品经济规律。即渔政管理必须遵循渔业的社会再生产活动规律和商品价值规律。如我国水产品价格放开后,沿海不少个体和联户渔民,不顾水产资源衰退和国家政策限制,盲目兴造近海小型捕捞渔船,主要是鱼价过高造成的。二是渔业资源规律。即渔政管理必须遵循渔业生物资源再生产的自然规律。如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的有限性规律、生长周期性规律、生长连续性和比例性规律等。捕捞强度必须适应这些规律,严格控制近海捕捞渔船的盲目增长,实行有计划捕捞。该保时,让鱼类能够休养生息;该捕时,能够合理捕捞,以使资源久盛不衰。为适应我国黄、渤海对虾生长规律,适时提出春养、夏保、秋捕的生长管理方针,就是一例。三是渔政管理的自身规律。渔政管理是国家对渔业生产事务进行的一种宏观管理,自然有不同于国家其他行政系统的自身规律。渔政一般都要涉及禁渔区、禁渔期、凭证生产、限额捕捞等内容,这是对渔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统一,是独特的运动形式,必须讲究效率和效果。四是依法管理的规律。作为国家管理的一般的、共有的客观规律,即以国家名义,通过法律形式,并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管理,这种一般的客观规律体现在渔政管理上,必须实行法制化,在科学化管理中蕴涵科学法制内容。五是受地区、水域和文化传统影响形成的特殊规律。渔政管理作为对一个地区、特定水域的具体管理,必然有区别于其他地区和水域的个别规律。这种差别是因各地区、各水域自然环境不同、鱼虾种群不同、渔业经济基础不同而形成的,对渔场和渔汛生产的安排还要照顾历史习惯。因此,在渔政管理中,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善于把一般规律和个别规律相结合,以取得预期效果。这些客观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违反了它,就要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我国渔业发展过程中,曾有一段相当长时期,不顾渔业资源特点和现状,大打歼灭战,结果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后,我国根据渔业资源现状和客观规律,对渔业采取了一系列监督管理措施,制定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渔业方针。同时,加强渔政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渔业法规,目的都在按客观规律办事。

2.管理经验必须上升为管理知识体系。十几年来,我国渔政在恢复和建立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渔政管理路子。渔政的监督管理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专管和群管,保护和增殖,教育和处罚,水上检查、港口陆地检查与市场检查相结合,渔政部门应与公安、司法、工商、环保、海监等部门密切协作,发挥多部门、多层次功能,达到保护、增殖、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维护国家和渔业生产者合法权益的目的。管理经验应经过总结、提炼、去伪存真上升为揭示管理规律的知识体系,成为指导实践活动的管理科学。

3.渔政管理应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就。现代渔政管理广泛吸收和应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鱼类学、统计学、市场学、数学及系统论、决策沦、控制论、规划论、信息论等各种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计算饥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了渔政管理的科学水平。目前,全国沿海各省、市组建的渔政单边带、甚高频无线电话通讯网和农业部于1984年创建的渔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就是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二、渔政管理的艺术性

渔政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监督管理活动提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同样的管理原理在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具体运用,如何把管理科学理论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就有一个管理艺术问题。渔政管理艺术,是渔政人员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卓有成效地解决各种各样实际问题所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才能和修养,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思考并解决问题,讲究工作方法和实效。

渔政管理的艺术性可归纳如下几方面。

1.渔政管理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它包括社会管理关系、正式组织关系和非正式组织关系。渔政检查人员和渔民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属于社会管理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的窍门就在礼貌二字上,要求渔政检查员做到执法严明、文明管理、廉洁勤政、搞好服务、礼貌待人,充分调动渔民参加管理的积极性,走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路子。所谓正式组织关系,就是由组织机构、职务划分和规章制度确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管理人员应当善于处理与上、下、同级三方面关系,取得上级支持,同级配合,调动下级积极性。要处理好正式的组织关系,就必须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待人。首先,各部门应本着互谅互让、服从工作需要的原则,相互信任,正确处理好主管与兼管、归口管理与协同管理的关系。第二,在水产系统内部要处理好管理和生产的关系。管理为生产服务,而生产离不开管理,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要两手抓,既抓生产,又抓管理。第三,在大渔政内部要处理好渔政、船检、港监的关系。如对未经渔政部门批准建造的捕捞渔船,船检部门不予检验,港监部门不予放行。所谓非正式组织关系是指家庭、亲友、师生等社会关系和由共同社会情感形成的团体关系。这种关系不靠职务和规章制度维护,在组织机构上也反映不出来,但有很大能量,既可对渔政管理起加强促进作用,又可起阻碍破坏作用。渔政管理人员应善于引导和利用这种关系,既不一概排斥,也不放任自流,使之发挥积极作用。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要善于综合运用心理、道德、礼仪、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和思想工作等方法来调节。

2.管理是处理工作事务的艺术。渔政管理工作面广量大,矛盾错综复杂,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环节,才能带动整个链条正常运转。要善于调查研究,深入渔政管理第一线,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情况,解剖麻雀,然后确定一时期内的渔政管理目标。领导要干领导的事,既不要干预下级权限,事必躬亲,浪费精力,也不要颠倒工作主次;对中心工作要一抓到底,组织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直至抓出成效。从1991年起,我省渔政工作由直接抓县改为省抓市,市抓县,理顺了省、市、县的渔政业务关系,充分发挥了地市和中心站的作用。同时,利用多种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突出抓了渔业法规的宣传,并围绕亲虾保护、对虾增殖和海蜇管理,统一调配人员,取得较好管理效果。

3.渔政管理是协调物质利益关系的艺术。渔政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人民谋利益。但因水产资源的公有性和洄游性,造成了生产收益的各方面矛盾。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物质利益关系,有效地调动渔政人员和广大渔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在处理边界纠纷、渔场矛盾、污染赔偿和调整禁渔区、开捕期、船网工具控制指标时,都涉及一些地区、单位,乃至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充分兼顾各方的利益。

4.渔政管理是提高效率的艺术。欲提高渔政管理效率,必须做到:一要掌握节奏,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合理调配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二要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共享计算机数据,减少重复统计。如19891992年,我省将捕捞许可证的年审换发、普通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的征收、海洋捕捞渔船档案的建立结合起来,完善了捕捞许可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利用会议,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安排、协调管理活动,进行咨询和决策,这是渔政管理经常采用的必要形式。四要研究开会艺术,提高会议效率。如我们将1992年沿海渔政工作会议、淡水渔政工作会议、亲虾管理会议、海洋捕捞许可证年审换证会议、渔业通信会议和渔业环保会议合并起来召开,既精简了会议,又保证了质量。

5.渔政管理是运筹时间的艺术。管理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只有抓住时机,有效地利用时间,才能提高管理成效。管理人员的时间大致分为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间。有计划地使用可控时间,并设法把不可控时间变成可控时间,是合理利用时间的主要途径。渔政人员要树立时间就是效率的观念,科学安排管理活动。

三、渔政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渔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渗透、补充、促进的。没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势必凭直观、靠经验办事,很难适应现代渔政管理的需要。反之,只靠管理知识,不懂管理艺术,不注重现代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不可能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当前,应加强渔政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提高管理的艺术水平。

19922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