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研究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研究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3:25 

海洋环境持续恶化,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升温,山东呼唤国家战略层面的滨海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半岛港口集群初具规模,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呼唤资源整合。

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构建山东半岛现代化海洋经济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太平洋世纪。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从长三角、珠三角崛起,到十五计划期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再到滨海新区、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十一五期间,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山东目前处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塘地区南北夹击之中,国内外五百强大企业、大财团从孔雀东南飞孔雀南下北上,战略性经济高地在山东南北两个方位迅猛崛起,特别是在环渤海地区,已规划和正在建设的天津滨海新区、辽宁的五点一线、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等进入国家战略将会进一步突显滨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使山东再次处入政策盲点,对今后发展十分不利。与此同时,山东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海洋环境资源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升温,山东呼唤国家战略层面的滨海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半岛港口集群初具规模,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呼唤资源整合。

面对国内沿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从山东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战略地位出发,一方面山东应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内阁成员积极参入或融入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建议国家启动环渤海地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以京津塘为一体,以山东半岛现代化经济区和辽东半岛老工业振兴区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圈,共同打造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共同体。只要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卧薪尝胆、同心协力苦干几年,山东半岛现代化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战略只是个时间问题。

山东半岛现代化经济区的主要包括五大板块: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威海)、日照为两翼的东北亚航运中心;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城市群;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区;半岛海洋特色经济区。

二、实施335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山东是个海洋大省,海洋是山东的最大优势,海洋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国家级半岛现代化经济区得益于半岛海洋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特色经济是山东在新时期抢占海陆一体化开发空间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如何实施发展海洋特色经济战略,突破口应当选在哪里?如何破解发展中面临的空间、环境等难题?笔者经过系统的研究思考,提出实施335工程,加速建设海洋特色经济强省。所谓335战略,即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三大基地、打造五大园区。

()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两湾生态整治工程。为提升山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形象,亟待启动胶州湾、莱州湾生态整治工程。渤海是我国半封闭内海,海洋环境持续恶化,作为渤海三湾之一的莱州湾和黄海西岸半封闭的胶州湾沉积性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灾害频发。要建立两湾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加强对各种海洋开发活动的环境跟踪监测以及海域油污染的监控与整治,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动态管理,促进两湾水体大交换。加强莱州湾、胶州湾、黄河口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治理,再造黄金渔场、碧海蓝湾,恢复昔日珍贵鱼虾产卵场。

二是半岛海洋牧场建设工程。山东省自1984年开始对虾人工放流试验以来,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造整治海洋环境、恢复海洋资源的探索。特别是自2005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渔业资源修复,投入产出比高,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但是,这一举措目前受财力限制,未能真正做大做强。相对于浩瀚的可增殖海域来说,目前的投入还是杯水车薪。建议像重视土地整理一样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将建设山东半岛海洋牧场,列入国家、省重大计划,每年至少投入10亿元,使海洋牧场事业在山东海疆遍地开花,做大规模。

三是半岛生态高效品牌渔业提升工程。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建设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加快国家级、省级良种体系建设,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培植全国重要的水产苗种基地。坚持优势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种相结合,建设一批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优势水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建设三大基地

一是建设半岛造船基地。依托半岛制造业基地,积极承接日韩等国船舶修造业转移,加快推进重大修造船项目建设,重点建设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大修造船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和船舶零部件制造业,重点发展大型集装箱船、散货船和油船三大主力船型,支持发展游艇、远洋捕捞船等优势产品。整合现有造船资源,大力延伸船舶制造业的产业链条,搞好产业协作配套。

二是建设半岛海洋食品加工基地。实施水产品加工出口推进行动,扩大养殖产品加工出口贸易,稳步发展来料加工,坚持传统初级产品出口和精深加工制品出口并举,不断提高精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培植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管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拥有自主品牌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海藻化工、海洋药物和水生生物保健品,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海洋药物,培植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远洋渔业基地。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继续推进远洋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过洋性渔业,加快开拓大洋性渔业。鼓励企业在考察评估的基础上,从水产品加工、海水养殖、渔用设备制造等项目入手,开展合作捕捞,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公海海域,重点开发利用金枪鱼、鱿鱼、中上层鱼类和南极磷虾等极地资源,引导企业发展冰鲜、常温、冷海水金枪鱼延绳钓船。

()打造五大园区

一是依托日照港口群,建设莒县现代海洋工业园。日照港具有国内少有的深水大港岸线,不冻不淤,是欧亚大陆桥的真正有实力的桥头堡。日照港区位优势明显,大港优势明显,吞吐量已超亿吨,下一部除了在临港区域布置钢铁、石油化工等大进大出型重化工产业外,还应当向内延伸腹地,解决日照港腹地局限的瓶颈制约。为此,建议将莒县建设成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区,定位为海洋工业园,使之与日照港连为一体,统筹规划,陆海兼顾,作为鲁南经济带的出海口。

二是依托青岛海洋科技优势,建设国家级海洋高新产业开发区。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形成海洋科技发展的整体合力,大做科技兴海文章。充分发挥我省及中央驻鲁海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结合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努力构建集海洋科技信息交流、人才交流、成果交易、项目合作于一体的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突出发展高技术产业,重点开发海洋生物技术、风能、潮汐能等海洋能源技术、海水淡化及直接利用技术,建设一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素质和竞争实力。

三是发挥海岛优势,建设长岛海洋特别开发区。长岛是山东唯一的海岛县,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长岛海洋特别开发区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是海上风电区。长岛地处西伯利亚方向的强势风力的风口地带,海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建设国家级海上大风场,到2015年实现海上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 000 兆瓦。二是建设1万平方千米的生态牧场,主要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和深水大网箱养殖,培植海参、鲍鱼、扇贝、海胆、优质鱼等支柱产业。三是建设妈祖文化中心,培植国家级海洋旅游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海洋文化传播交流中心。

四是依托青岛港,建设国家级的胶莱人工海河走廊经济开发区。使之成为半岛制造业的聚集区,日韩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目的地。依托笔者提出的胶莱人工海河建设国家级海河走廊经济开发区。该经济开发区横跨黄渤海,在环渤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围绕海河新增的300千米黄金岸线,可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港口制造业基地,建设经济、生态、旅游和城市走廊。仅平度市即可拥有150多千米的新兴黄金岸线,建设新加坡工业园、韩国工业园、日本工业园等。

五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经济区。黄河三角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又一亟待开发的资源宝地。国家把黄河三角洲列为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该区要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为主导方向,实行保护性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继续加快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步伐,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和海洋化工、农用化工、精细化工,实现滩涂贝类资源的农牧化经营和海水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大环境保护与整治力度,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保护好草地、湿地、动植物繁衍和栖息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生物物种多样性。

围绕实施335战略,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如下建议:

1.把发展海洋特色经济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成立海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改革行政区划,突出海洋建制,将莒县改为区,将长岛县改为特区。

2.建议省委、省政府责成省委研究室、省政府调研室将发展海洋经济战略列专题研究,拿出可操作性强的专题报告和政策措施;责成省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335战略实施工程可行性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争取将发展海洋经济战略列入国家级战略工程。

3.整合港口资源,强化港口体系建设。优化港口功能结构,着力构建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为支撑的北方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半岛港口群。要加快推进半岛港口群建设向国际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打造国际级大港口板块格局,为尽快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打好坚实基础。

200712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