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鱼

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4:04 

科属分类

鲈形目

旗鱼科

旗鱼属

简介

鲈形目(Perciformes)旗鱼科(Istiophoridae)旗鱼属(Istiophorus)的重要食用鱼和游钓鱼,分布于全世界热、温带海域。吻延伸为长圆形,矛状,与近缘种类如枪鱼的区别是体较细长,腹鳍长,特别是背鳍宽大如帆。体深蓝色,腹侧银白,背鳍亮蓝而有斑点。体长约3.4公尺(11),重约90公斤(200)或更重。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旗鱼的分类尚无定论,可视为一个种I.platypterus或几个种。

旗鱼,又称芭蕉鱼 。一般体长20003000毫米 。为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大洋性鱼类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太平洋中部诸岛,北至日本南部。中国产于南海诸岛、台湾海域、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旗鱼呈圆筒形,稍侧扁 ;背、腹缘钝圆,较平直 。吻尖长,呈枪状。眼小,侧位。眼间隔宽平。口裂大,近于平直;前颌骨与鼻骨向前延长形成枪状吻部,长于下颌,上颌骨向后伸达眼后缘下方。体被针状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渐向下弯曲后作直线延伸至尾部。尾鳍分叉较深。头及体背侧青蓝色,背侧有横排列的灰白色圆斑,腹部银白色,除臀鳍灰色外各鳍为蓝黑色,第一背鳍鳍膜上密布黑色圆斑。以小鱼和乌贼类等软体动物为食。

外形特征

体形似月鱼,但背腹宽阔,尾柄亦宽。头吻部钝圆。尾鳍外缘平直。背鳍大于臀鳍,背、臀鳍缘弧形,体色多变,有

红、淡黄、蓝、紫红等色,有深有浅,有偏蓝或偏红,上颌像剑样向前突出。青褐色的身躯上,镶有灰白色的斑点,这些圆斑成纵行排列,看上去像一条条圆点线。旗鱼的第一背鳍长得又长又高,前端上缘凹陷,它们竖展的时候,仿佛是船上扬起的一张风帆,又像是扯着的一面面旗帜。人们因此叫它旗鱼。

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间有一段距离,第一背鳍前部鳍棘约为中部鳍棘长的1/2。体侧具许多淡色斑。第一背鳍特别高大,帆状。腹鳍较长,仅有一枚鳍棘,可折叠入腹凹内,几伸达臀鳍。除吻部裸露外,其余均被针状圆鳞,多埋于皮下。尾柄较细,每侧有2个短而低的隆起嵴。吻向前延伸,长而尖,似剑形。胸鳍位低。头、体背为青蓝色。

生活习性及钓法

旗鱼种类较多,主要有真旗鱼、目旗鱼、黑皮旗鱼、芭蕉旗鱼,其习性大同小异。体延长,稍侧扁,长可达5多。一般形体重60千克以上,有的可达600千克以上。前颌骨和鼻骨向前延伸,构成尖长喙状吻部,形似宝剑。体呈青褐色,有灰白色圆斑。第一背鳍长而高,有黑色斑点,像随风飘展的旗子,故称旗鱼。

这种鱼为热带和亚热带大洋性上层鱼类。性凶猛,游泳敏捷迅速,攻击目标时,时速可达70英里,还可潜入800深的水下。

旗鱼的攻击力特强。它那骨质利剑——尖长喙状物部——非常坚硬。据有关资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艘满载石油的英国轮船巴尔巴拉号在大西洋上航行,就曾遭到旗鱼的攻击。当时,一条特大旗鱼冲向巴尔巴拉号,用利剑刺穿油轮的钢板,海水从大窟窿里涌进船舱,船员们惊慌失措,以为遭到了鱼雷的袭击,但并没爆炸,船员们醒过神来,在船体摇晃中看到一条大鱼飞快地游向另一边。过了一会儿,这条大鱼回过头来,又朝船身冲来,刺穿了船舷的另一个地方。结果,旗鱼的利剑被折断了,一个水手用绳索套住了鱼尾巴,大家把这条鱼拖到甲板上。经测量,这条旗鱼身长5.28(包括1.54的吻部),体重660千克

旗鱼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和我国的东海南部和南海等水域,均有它的踪迹。台湾暖流(即黑潮,亦称日本暖流)的本流是它的洄游区。每年10月中旬以后靠近沿岸。

首先有真旗鱼洄游,接着有目旗鱼洄游,春夏期间有黑皮旗鱼洄游,夏秋有芭蕉旗鱼洄游。洄游索饵期正是钓获旗鱼的大好季节。

旗鱼属肉食性鱼类,常以(鱼参)鱼、乌贼、秋刀鱼等为食。钓饵一般选用鲜活的真(鱼参)、室(鱼参)、飞鱼、乌贼、鱿鱼、秋刀鱼等,亦可使用塑胶制的乌贼、小鱼、大虾等拟饵。

钓获旗鱼的方法主要有拖钓和拉钓两种。

进行拖钓时,一般应使用正式的专门拖钓艇,并且应有专门的装备。钓竿应轻得起80-30的拉力,最好选用专门的拖钓投竿。需配备大型绕线轮,并要预先卷上40(直径约1毫米)的优质尼龙线300500米,作为母线。在母线下端通过大型返捻环连结飞机(鸽子),其作用是使钓组飘浮于水面。飞机下端亦通过反捻环连结钢丝子线33.5。子线末端装拟饵或坚固的钓钩。这种装备与钓获金枪鱼的拖曳钓鱼具基本相同。

施钓前,首先应寻找或发现旗鱼的游踪。旗鱼游泳的特点是,背鳍和尾鳍往往经常露出水面,根据鱼鳍的动态,即可判断其鱼群的游向。这时,垂钓者应设法将钓组抛到旗鱼游向的前方。只要旗鱼一旦发现饵食,就会张口吞进饵钩,并急忙潜入水中。在这种情况下,即可放出母线,当被拉出200左右时,一般母线的出线即会变得缓慢些。这时要猛然煞住,并大力作合。这样一来,受惊的旗鱼又会再度疯狂奔游。垂钓者应冷静、沉着,通过放线、卷线、反复引遛,使其疲劳,一般情况下经过3个小时左右,即可拉近船边,借助助捞器,将它捕捞上船。

进行拉钓时,也必须使用专用渔船。一般多采用钓切的方法,来钓获旗鱼。所谓钓切,就是先在船的两边各伸出一根拉力大、韧力强的大竹竿,竹竿的长度应为6左右。并在其前端用不同粗细的线绳将母线捆在竹竿上,通常捆三道:最前端的捆线要细一些,第二道捆线稍粗,第三道捆线最粗。一般母线用坚固的棕榈绳充当。子线亦用钢丝制作。母线末端拴缚直径为20厘米左右的球形浮漂。每条母线的长度为500左右,分别盘绕在两个筐子里。

施钓时,将装备有钓切设备的渔船驶向钓场,当发现有旗鱼洄游时,即可将钓组抛入水中,耐心等待。当鱼讯传来,拴捆母线和竹竿的线绳就会逐道断裂,起到作合的作用。当最后一道线绳断开后,即由筐子里出线。等出线缓慢下来,即可猛然拉动母线,大力作合后,不断拉线、放线,反复引遛,使钓住的旗鱼精力耗尽,从而拉近船边,借助助捞器,把它捕捞上船。

值得注意的是,旗鱼形体大,性凶猛,所以,在捕捞上船前的最后一刻,需用木槌照准它的头部猛力一击,使之昏迷,再捕捞上岸。另外,将钓获的旗鱼拖近钓船时,它有时会疯狂地冲向船弦,用利剑似的长吻撞坏或撞翻渔船,发生意外。这就要提前准备好预防措施,以防万一。还有,如果钓获的旗鱼过大,切不可强拉硬拽。一旦发现无能为力时,一定不可勉强,应当机立断——切断母线,丢车保帅,确保人身安全。

繁殖特点

雌雄鱼容易区别,成熟生殖期的雄鱼体色艳丽,处在发情阶段的雄鱼,体上星条纹散乱不齐;雌鱼体色较暗,腹部宽大肥满。产卵箱中要有水草、砂粒和增氧设备。雌鱼排卵延续67天,每天1020余粒不等。然后捞出雌鱼,留下雄鱼,雄鱼极其爱护后代。增氧器轻轻增氧,不要停止。1周左右,仔鱼陆续破膜而出。

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

旗鱼可算是动物中的游泳冠军了,平时速90千米,短距离的时速约110千米。海豚是游泳能手,时速约60多千米。但是,它却没有旗鱼游得快。根据游泳速度记录,次序是:旗鱼、剑鱼、金枪鱼、大槽白鱼、飞鱼、鳟鱼,然后才轮到海豚。

旗鱼游泳的时候,放下背鳍,以减少阻力;长剑般的吻突,将水很快向两旁分开;不断摆动尾柄尾鳍,仿佛船上的推进器那样。加上它的流线形身躯,发达的肌肉,摆动的力量很大,于是就像离弦的箭那样飞速地前进了。

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大西洋海域,人们曾经观察记录了旗鱼的游速。有一条旗鱼,用了3秒钟的时间,游了91.44,合时速约110千米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