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
涠洲岛位于北海市东南面的汪洋大海中,距北海36海里,由南至北长65公里,由东至西宽6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岛的最高海拔79米,岛上住有 20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 85%以上都是客家人,岛上不但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 “三S-海水sea 、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岛屿;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涠洲岛与北海银滩隔海相望,为人山喷发堆凝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最年青的火山岛,涠洲岛海蚀、海积及溶岩景观奇特,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南部海蚀火山港湾奇特优美,沙滩迷人,边漫步边拾海螺、捡贝壳。其龟豕拱碧、滴水丹屏为北海景中二景。岛上浓荫蔽日,四季飘香。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等建筑各具特色。岛民热情好客,勤劳淳朴,古风可撷。1994年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景点
■滴水丹屏
滴水村西面临海处一座悬崖,高十余米,由火山喷浆堆积而成,经长年风化,形似人头像,威严地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崖壁泉水终年滴泻如珠,故名“滴水”。
■龟石景区
位于涠洲岛东南面,与火山遗迹景区东、西呼应。景区内湾滩相接,悬崖峭壁直临碧海,景观以岛、崖、洞穴、海滩为特色,其中“龟豚拱碧”是北海八景之一。其余景点也各具特色,包括灵岩摩崖、碧海拱月、双洞通天等。近岸沙滩的海蚀石,其形似鳌鱼、海豹、海牛、大鲸、海豚、海参、海龟、海马、鱿鱼、鲍鱼、石斑鱼、青蟹、对虾、海星、海螺、海蜇、海蛇、海狗等,堪称“天然水族园”。
■北港海滨公园
与南部海岸不同,涠洲岛北部海岸以沙滩为主,全长2300米,其沙洁、滩平、水清,是开展沙滩、海上运动的理想场所。沙滩后面是大面积的防风松林和珊瑚沉积崖,具有良好的绿色环境。在东北岸和西北岸的橄榄玄武岩沙滩上,可捡到大似蚕豆、小如菜籽的碧绿透明宝石。
■海底珊瑚
环涠洲岛浅海生长有众多的珊瑚礁体群,活珊瑚种类繁多,色彩迥同,素有海底花园之称,其中以岛西面珊瑚生长离海岸最近,每逢退潮,出露海面,大小鱼类穿梭其间,被喻为海洋中的“绿洲”。
■天主教堂
19世纪60年代,法国传教士到涠洲传教,1870年始建涠洲岛教堂,1880年建成盛塘村的 “涠洲天主教堂”,1882年建成城仔村的“法国天主圣母教堂”。法国天主圣母教堂是哥特式建筑,面积774平方米,用珊瑚石、土瓦、木材构筑,附属建筑有修道院、学校、医院、育婴堂等。这是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北海建造最早的教堂。
最佳旅游时间
涠洲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岛屿;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北海涠洲岛旅游景区门票:90元/人
特产
岛上盛产花生、香蕉和蚕丝,这里所产花生油,色泽金黄,含水少,耐储藏,早就远销香港、东南亚一带。海参、鲍鱼、鱼翅、鳝肚是闻名国内外的四大名产。跳鱼、墨鱼、石斑鱼、红鱼等也是这里特产,此外还有海龟、海马、海豚、海牛。
木菠萝属于亚热带水果,是涠洲岛上的特产之一。主要品种有干苞菠萝、干湿苞菠萝和湿苞(又称油苞)菠萝等。涠洲菠萝蜜以肉质芳香、清甜脆嫩而闻名,特别是干苞菠萝,更受人们青睐。木菠萝在岛上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过去种植很少,只是在岛上中西部村庄内种植少许。木菠萝树一般生长期要4至5年才挂果,且逐年增多,一棵树可以挂果少则有十几二十个(约100公斤),多则有三五十至上百个(200多公斤),每年到了秋季时,果实飘香,便可收获。上岛旅客在岛上每个村庄每户庭院,都可以观赏到大片的木菠萝林、香蕉林美美景,品尝芳香又清甜脆嫩的菠萝蜜、香蕉,大饱口福。拍张美丽的木菠萝相片,品尝菠萝蜜,是上岛旅客选择之一。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