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概念频现
现在的青岛,打开电视、收音机,摊开报纸,“低碳”、“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出现的频率不可谓不高,甚至街头巷尾时常听到有人议论这些个新鲜的词汇,究竟何谓“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
实际上,“低碳”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据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随处存在,使用低耗电量的灯泡可以使每个家庭每年的有害气体排放减少400公斤,夏天把空调温度保持在
低碳能源风生水起
实现低碳目标,无非两个办法,发展新能源和实现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据了解,近两年,青岛积极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改和低碳技术研发,设立节能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累计达1.27 亿元。青岛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强制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截至目前已关停小火电39.45万千瓦。
青岛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节能减排外,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青岛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近两年,青岛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的有效开发,改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现状。
在低碳能源技术领域,青岛在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源领域都大力建设研发平台,储备“脑力”。以生物能源为例,“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上月底刚揭牌,一期建成的3.4 万平方米园区已投入使用。该研究所建立了由4个科研中心、19个科研团队和1个院级国际合作创新团队,专门从事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科技创新研究。
而目前已建成的首座实用性生态建筑——天人生态大厦更是综合应用了13种生态技术,基本实现零能耗、零排放。此外还加强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工作。
低碳经济区域化
在青岛市政协十一届第九次常委会上,市政协常委林萍提出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低碳技术储备,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城市低碳生活方式等建议。
“青岛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建设蓝色经济区,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打造全新的经济岸线、生活岸线和生态岸线,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与青岛开展战略合作,对于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共赢发展,必将产生积极影响。”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在会见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小康一行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