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港航业乘风破浪谱新篇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持续影响,山东省港航业一季度一度出现了下行趋势,面对不利形势和发展机遇,在交通运输部以及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港航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投资拉动内需政策要求,紧紧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战略的规划和山东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核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有效的措施,坚定信心、科学应对,4月份开始出现月度生产量回升,并连续8个月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实现了全省港航事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12月14日,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70280万吨,提前17天完成全年任务,其中青岛港完成3亿吨,日照港1.75亿吨,烟台港1.19亿吨,全年预计完成7.2亿吨。
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证明,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撑。
在全省港航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王栋局长提出:山东省港航资源基础较好,产业聚集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目前最大的瓶颈就是基础设施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综合优势的形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也制约着商务成本和对外吸引力。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为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85亿元的港航建设投资计划,山东港航人积极行动起来,在今年年初和6月份两次召开大会,向全省港航队伍和职工进行宣传和布置,并根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2009年任务目标,逐一进行了细化分解,将每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处室,工作计划落实到每个季度、每个月,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每旬调度。
管理力度的加大,各项措施的积极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山东省港航建设的顺利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额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1-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66.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01%。沿海项目进展顺利,有5个项目正式竣工验收,新增港口泊位1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5个,新增通过能力652万吨。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日照港石臼港区西区三期3个泊位、岚山港区液化品码头工程2个泊位,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1个泊位、龙口港区2×5万吨级通用泊位、龙口港区5万吨级燃油化工码头等11个泊位投入试运行。
内河建设投资力度也明显加大,高等级航道网络不断完善,成效显著。微山二线船闸已通过验收,正式投产;台儿庄复线船闸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微山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嘉祥船闸工程于今年正式开工建设;济宁港跃进沟港区、龙拱河港区等港口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洙水河航道、枣庄港进港航道等工程也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为争取建设项目的早日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程进程,该局专门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山东省政府的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联席会议平台,及时与省直各部门相互沟通,迅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截止10月份,纳入山东省前期办调度的20多个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如期完成;确定今年开工的11个项目中,大部分已如期开工。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为建设港航强省的宏伟目标,完善港口集疏运功能刻不容缓。
港航局局长王栋认为,港航强省是涵盖面很广的系统性工程,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只是最基础的一项,还包括集疏运体系建设和临港工业、航运业、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体现港口的产业带动作用。
近几年来,该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集中力量安排建设了青岛港20万吨级外航道、老港区进港航道改扩建,日照港石臼港区20万吨级航道及防波堤、岚山港区10万吨级航道及防波堤,烟台港西港区20万吨级航道及防波堤、龙口港区10万吨级航道及防波堤、莱州港区5万吨级航道及防波堤,威海港新港区7万吨级航道等一批沿海深水航道及防波堤项目,大大提了港口通过能力。
目前,山东省正在抢抓机遇、积极构建"四纵四横"的铁路大通道。日照港、潍坊港、滨州港,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等高速等级疏港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日照港、烟台港西港区、莱州港区疏港路已开工建设。青岛港前湾港区疏港道路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疏港铁路、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高等级疏港连接路的前期工作也已着手开展。这些疏港道路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范围,提高港口竞争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近年来山东省港航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初步统计,自"十五"以来,山东省港航建设累计吸纳港口外部企业投资200多亿元,占总建设投资的一半以上,基本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今年,面对金融危机对港航招商引资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山东港航人知难而上、主动出击、积极运作,在巩固做好森达美在日照和济宁合资合作工作的同时,今年7月,又促成森达美集团增资10 亿美元建设潍坊森达美港及临港物流项目、洋口港建设项目。
同时,充分用足山东省政府在香港进行招商推介会这个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今年7月的推介会期间共签订了6个港航项目的合资合作协议,利用外资额达28亿美元。会后,青岛市港航局又与万帮集团签订联建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项目,计划投资3.5亿美元。
通过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不仅有效解决了山东省港航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技术,推动了港航建设的发展,扩大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高起点规划发展蓝图
专家认为,科学的港航规划体系能够增强交通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有序性和指导性,实现"思路-规划-项目-政策-投资"的良性互动。
为指导山东港航科学发展,自2004年起,该局与地市港航管理部门共同努力,适时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的规划修编工作。至目前为止,除青岛港总体规划正在审批外,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各港总体规划均已审批;《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经多次审查,已进入报批程序;配合国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个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开展了港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进行了全省水路运输"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贾学英厅长认为这些规划旨在构建规划统一、环境友好的岸线规划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港口集群体系;构建干支相连、远近结合的航线网络体系;构建四通八达、运输畅通的通道网络体系;构建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体系;构建产业聚集、优势明显的临港产业体系;构建结构合理、区港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航运服务体系;构建层次清晰、纵横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山东省港航"十二五"及未来20年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为加快港航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依据,将有力地促进山东省港航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贾学英表示,港航强省建设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龙头和突破口,是当前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山东今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港航强省建设,山东有自己的优势。山东是经济大省,目前山东沿海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烟台港、青岛港、日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一般港口的发展格局港航经济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基础。今年截至12月14日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70280万吨,提前17天完成全年任务。
从内河航运上说,山东省运河通过区煤炭资源丰富,相当部分销往长江三角洲;京杭运河还可成为晋煤外运的大通道。京杭运河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河流,其间物资的互补性巨大。京杭运河山东段的三级航道(济宁至台儿庄段主航道)全长173公里,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千吨级船舶沿京杭运河南下,可直抵淮河、长江、赣江、钱塘江等水域;支流航道等级为五至六级,可通航300吨至800吨级船舶。2008年山东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5059万吨。内河航运业已成为拉动鲁西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航运从业人员20万人;年航运社会总收入达40多亿元,上交国家规费和税收约3亿元。
在看到自己优势的同时,山东也看到了严峻的挑战。韩国已提出了"建设21世纪环太平洋中心港"的战略目标,全力加快釜山港建设,新建光阳港,扩建仁川港,以组团方式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力图使我国沿海北方各港成为其支线港。日本明确提出把神户港建设成为"亚洲母港",整合东京、横滨等9个港口,竞争力明显增强。辽宁、天津等环渤海湾省市纷纷提出举全省(市)之力加快港口发展的口号,制定宏伟规划,出台政策措施,以空前的力度投入港口建设。
此外,南眺闽粤桂,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圳海洋强市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也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在仔细地分析了形势后,王栋明确提出,要以建设港航强省为目标,着力实施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京杭运河大通道建设两大战略,加强"三个结构"调整和三个地区性重要港口建设,积极推进集装箱、铁矿石、油化工和煤炭四大发展重点,建设整合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等五个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调整完善六个集疏运体系,全面推动港航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山东省已出台《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意在打造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