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拥有大小捕捞渔船3万多艘,受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为频繁,近年来全省渔业海难事故年发生率58~102起,年死亡(含失踪人数)55~97人,经济损失645.4~1374.9万元。通过对近年来渔船海难救助案件分析发现,导致这些事故发生没能得到很好救助的原因,除了海上自然条件、渔船自身性能不佳及渔民群众安全意识不足外,综合渔政部门参与海难搜救情况及事后对海难事故生还者的问询情况发现,渔船在海难事故发生后,其求救通讯线路不能通畅,无法及时报告准确位置及险情,是导致搜救力量经常找不到发生海难的渔船和坠海船员以至于造成渔民死亡(失踪)的主要原因。
为了确保渔船互救通讯的畅通,提高渔船自救互救效率,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构建平安渔业、服务海峡两岸建设。2007年元月,在前期深入渔区、渔村调研和做好大量准备工作的情况下,该省海洋与渔业厅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了《福建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一致认为:项目建设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积极贯彻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农业部、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的需要;是认真履行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需要;是加强近海渔船安全生产,减少海难事故发生,保护广大渔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同年7月27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立项建设。
项目建设情况
在福建省、市、县三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
平台建设:渔业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包括渔船信息管理与海上应急指挥辅助系统、渔港、养殖区(渔排)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三大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通过招标研发的渔业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省指挥中心和沿海5个设区市(宁德、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指挥中心安装并试运行。目前已有CDMA一键报警手持终端、短波电台、超短波数传电台、Saracom和华润船载终端等通讯设备的数据信息可以在平台上显示;全省沿海各市级指挥中心和重点渔业县指挥中心安装的接处警软件、IP电话机和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共30套,已于今年4月20日正式试运行。呼叫中心使用的968195接处警短号码,已在三大通信运营商中互联互通。终端或通信设备只要拔打968195,即可自动转接到渔船终端或拔打电话所属的各市级指挥中心,由各市级指挥中心协调各县处理接处警。
终端推广:根据福建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该省3万多艘捕捞渔船须配备与其作业方式和作业渔区相匹配的船载终端,即主机功率20匹以下且在10海里以内沿岸船舶,配备公众通信网手持终端,省市县各补贴200元;主机功率20匹~60匹且在30海里以内近海作业船舶,配备公众通信网的带高增益天线船载终端,由省级补贴600元,市县各补贴500元;主机功率60匹以上且在30海里~120海里作业船舶,配备专用通信网的超短波数传电台,由省级补贴700元,市县各补贴650元;主机功率60匹以上且在120海里以上作业船舶,配备专用通信网的短波电台,由省级补贴700元,市县各补贴650元。在全省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大力推广下,截至2009年11月30日,已经完成终端推广29957台(占各设区市上报捕捞渔船总数的94.5%)。
投资情况:根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福建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项目总投资为9003万元,截至2009年11月30日,全省资金到位8226.64万元,完成投资7664.64万元。
通信网络建设:2007年,通过海上各种通讯设备网络覆盖测试,到沿海各地市调研,确定了各种基站及岸台的分布及建设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对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进行多次评审论证,最终确定了公众通信网终端依托三大通讯运营商的基站,新型渔用对讲机利用已建的14座超短波基站,并增加建设超短波数传电台基站5座和数传短波电台基站3座。
视频监控点:福建省海岸线长3324公里,各级渔港336个,其中一级渔港10个,二级渔港44个,三级渔港128个,港湾内养殖渔排的网箱50万个,每逢台风来临,受天气影响,无法及时了解渔港内渔船及渔排的情况,因此,福建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决定建设10个视频监控点,资金全部由省财政承担,其他重点渔港和养殖区由各设区市投资建设。目前,10个视频监控设备的都已安装和调试,并能在平台上显示;各市安装的14个监控点和水利厅防汛办在沿海、港口、码头安装的14个视频监控点也已接入省级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共享。
视频会议:根据福建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要求,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实现覆盖省、市、县三级范围的网络视频指挥功能,实时传输图像、声音,便于召开省海洋相关部门会议。可用于台风期间省指挥中心同各级指挥中心召开快速的视频会议,研究应急指挥方案,避免由于距离产生的种种指挥和沟通的不便;也可用于省、市、县三级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会商。通过对已经安装视频会议单位的走访和调研,并根据专家对软硬件视频会议测试报告,比较软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缺点,确定了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的视频会议建设方案,全省建设了22个会场,并将已经安装的36个视频会议终端接入系统,避免了重复建设。
指挥中心建设:省级指挥中心和宁德、莆田、泉州、漳州、福州、厦门6个市级指挥中心完成建设18个重点渔业县的指挥中心,有的利用已装修好的会议室,有的重新装修,都已投入使用。
应急指挥系统在抗台抢险中逐步凸显作用
福建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自建设以来,在防台抗台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功搜救了多起遇险渔船。黄小晶省长在渔船搜救情况呈报件上批示:所有渔船今后都要装上安全救助终端。
应急指挥系统在抗击强台风中初见成效2008年9月上旬,第13号强台风“森拉克”步步逼近福建省北部沿海,宁德、福州两市海上渔排上的所有养殖人员和莆田市外海渔排上的所有养殖人员近3万人,全部安全撤离上岸。为了防止渔排上养殖人员返回渔排,福建省渔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开启安装在全省各主要港口和养殖区域的视频监设备,对各养殖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省厅刘厅长通过视频了解海上的风浪情况,为召开防御第13号台风紧急会议提供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海上的潮汐情况指导宁德市、福州市和莆田市开展防御风暴潮的工作。今年,福建省领导亲临省级指挥中心指挥沿海各设区海洋与渔业局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并根据台风的实时情况调整防御策略,由于措施得当及时,全年在港避风的船员和渔排上的养殖人员没有出现伤亡的情况。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以来成功抢救多起遇险船舶该项目建设以来,通过渔船信息管理平台和接处警平台,指挥调度公务执法船、渔船,协调海事救助船、直升飞机,共救助了16起16艘渔船160多名渔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对保障渔业海上生产安全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