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海拔河

来源:林长华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4:35 

“和大海拔河”是什么意思?如果您体验过福建东山岛古老的拉山网,不但会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且还会觉得太有意思了。

在东山岛绵长逶迤、风光旖旎的海湾,常常可以欣赏到“和大海拔河”这一古老的捕鱼方式。通常,出海“捕金捞银”得远离海岸,拉山网却异乎寻常。这种在海上撒网,在岸边收鱼的古老作业形式,如同亘古不变的日出日落,被年复一年地传承下来。在使用铁壳渔轮驰骋“蓝色牧场”的当今,许多地方早已不知何谓“拉山网”,而东山岛依然捍守着这种令人刮目相看的“渔业活化石”。对于那些从未亲吻过海水的人来说,东山岛的拉山网是一个如梦如幻的浪漫世界:波光粼粼、海风习习、螺号声声、渔歌阵阵、渔获沉沉、鱼香袅袅……

拉山网,东山岛人习称“搬网”,缘起古代贫苦渔家造不起渔船,于是便几户或十几户采取合作制,集资钉造一艘舢舨船,就近在海边搬网捕鱼,均分渔获。搬网捕鱼不是在任何海边都可以进行。开始作业时,必须选定海底平坦无礁石、潮水和缓鱼儿多的海域。然后,将一条拖曳的缆绳拴牢在海岸边的木桩上,接着由两个渔民摇着小船,劈波斩浪,把一张长数百米的网具拖入大海,船上另有两个渔民负责下网。小船在海面绕个大圈后又驶回来靠岸,靠岸的地点距离原先固定的缆绳约百米。这时,在海中撒下的渔网犹如一个巨大的“U”字,贴近海底,张开“大嘴”,网住洄游的鱼虾。

一切布置停当,海滩上的渔友们分列两队。他们分别拉着连接海中渔网的缆绳,不紧不慢地拉网。两队人马各有七八人,每人腰间无一例外地扎着一条皮带或围巾,皮带上有一条几十厘米长的尼龙绳,顶端系着一块长十多厘米的厚竹片。拉网时,渔友们动作麻利地将竹片往缆绳上一搭,竹片像会听话似地紧扣缆绳。然后,他们或两手紧握尼龙绳,或双手交叉在胸前,后仰着身子,颇似拔河,运用脚力和体重在海滩倒退行走。后头那个人倒走一段路程时,赶紧卸下扣在缆绳的竹片,走向最前头再拉,如此反复。放入大海的渔网吸了海水后变得更重,加上海潮的阻力以及网内的渔获,使得渔友们拉网有如拉纤一样费劲。没有体验过拉山网的人,看到拉山网的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儿,似在倒走养生很轻松。当他们加入拉网行列,方知这简直是和大海在拔河、在较劲。

豁达洒脱的东山岛渔家人懂得如何舒缓紧张的神经。为了消除拉网疲劳,东山岛渔家人时而用闽南语唱起具有浓郁海韵的拉网歌。改革开放前,东山岛渔家人的生活如同海水一样苦涩,不少拉网歌是渔家人自编自唱的苦水吐诉,如 “搬网不是好头路,行起路来倒退步,三餐只有番薯箍,晚上睡觉珍珠铺 (沙滩)”。在农村尚未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年头,每逢夏秋晚上,生产队组织农哥们到海边拉山网。我家在县城,全家八口人吃鱼是一件令家长伤脑筋的事。为了晒几斤鱼干,我不时利用课余时间到十多里外的东沈湾帮助拉网,然后把生产队长 “恩准”买到的小鱼在海边煮熟,伴着鱼香和涛声小憩 “珍珠铺”,待到天露鱼肚白,又匆匆忙忙赶回家。

物换星移,东山岛渔家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拉出了希望,拉出了小康。他们为收获而劳动,也为乐趣而劳动。那些悲伤的拉网歌成为了历史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支注入时代新元素的舒心悦耳歌曲,如 《纤夫的爱》 《拉网小调》 《渔家姑娘在海边》等。那粗犷的渔歌和抒情的节奏伴着拉网的动作,伴着渔获的喜悦,表达出浓郁的海岛气息、淳朴的渔家风情、崭新的渔区风貌。

拉网要协调,起网有诀窍。左右两条绳子拉曳的速度要适度配合,逐渐靠拢,若拉得太快、太急,渔网会漂离海底,入网之鱼就会溜之大吉。所以,就得依靠运送网具那艘“海上观测船”上有经验的渔民来指挥,他们凭借不耗能源的螺号来调度,告诉岸上哪一队要快步,哪一队要稳住。约摸40分钟,渔网渐渐地露出浅海。这时,人们把竹片插入腰间皮带,用手直接拉着网倒着走,直到两边渔网合拢,银光闪烁、活蹦乱跳的鱼虾毕现于网中。天蓝蓝,海蓝蓝,拉网情趣忘家还。美食家和“驴友”们最痴迷拉山网的海鲜,三五好友兴游海边,买来鱼虾,租个炭炉,或烧烤或清煮。临海品茶,邀月饮酒,纵情放松,枕沙入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