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怎样捞到渔业“金疙瘩” 年产值达25亿元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5:1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26日,作为今年东港市重点建设项目的东港黄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正式投入使用,新的市场包括1.7万平方米的水产交易大棚和2.6万平方米的库房式水产销售店铺,此外标准库房、冷冻冷藏库、保鲜库房等设施一应俱全,预计年交易额可达15亿元。这一平台的搭建也意味着,东港海鲜将辐射辽宁乃至东北东部。

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东港渔业已形成了从养殖到加工到销售的完美产业链。2009年,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达96多万亩,主要种类30多种,预计总产量可达43万吨,年产值达25亿元。

绿色养殖深入民心

10年前,由于品种单一,东港水产养殖曾经遭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教训。吸取以往的教训,近几年,他们一方面在品种上下工夫,引进了海蜇、牙鲆、海参等“新面孔”,养殖业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工程”,推广“以渔养水、以水养鱼和无公害化”绿色养殖理念,引导渔业生产者重视改善水质环境,减少生产生成的自身污染,实现科学养殖。

北井子镇养殖户杨德志和蒋全忠今年合伙建了一处9000平方米的海参种苗场,省海洋与渔业厅为扶持水产健康养殖小区,给他们拨付了50万元奖金,这几乎解决了他们一半的建设投资。新建的种苗场不但面积大,而且高位水池、余热回收系统、净化水设备和生物包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设施一应俱全,健康养殖小区主要体现在绿色节能上。拿这个新建小区的余热回收系统来说,可节省1/3的能源。

截至目前,全市以海参、海蜇、对虾、优质贝类、海水鱼等为主的海水精品养殖面积达34万亩,年产量6000吨,产值2.3亿元,成为渔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由单一出口到内外兼顾

一个企业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上立足,必须凭靠敏锐的嗅觉作出适当的战略调整。作为丹东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商之一,鸿洋公司依托东港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出品类丰富、健康营养的海鲜系列产品30余种,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4月,在国外市场紧缩的情况下,鸿洋公司旗下的比奇海珍品旗舰店在丹东正式开业。鸿洋公司的完美转身正是东港水产品加工企业由单一对外出口调整为“内外兼顾”的一个缩影。今年初,一批出口加工企业如鸿洋公司一样快速转头。

此外,抓住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东港市政府积极引导扶持水产加工业增加加工能力,加快渔业企业生产设施改造。巨龙、慧源、海萌等9家企业获扶持资金450万元,新增水产品加工能力12.9万余吨。

目前,东港水产品加工企业106家,年加工水产品总量18万吨,年出口供货额在2亿美元左右。到目前,全市渔业出口供货额比去年同期减少8000万美元,而差额部分有相当一部分转向国内市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