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龙号”3500米水下机器人成功用于深海科考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7:5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目前我国下潜深度最大、功能最强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简称ROV)“海龙号”,在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朱继懋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努力下,已经成功应用于“大洋一号”21航次第三航段的深海热液科考任务,标志着我国ROV技术从性能和控制方式上超越国际同类型,总体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科研团队首次实现了使用ROV在东太平洋海隆区域观察到罕见的巨大“黑烟囱”,并成功进行了取样。这一发现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海龙号”3500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是我国目前下潜深度最大、工作能力最强的水下机器人。此机器人在空气中重量为3.45吨(包括有效荷载),主体尺寸为3.17长、1.81宽、2.24高,由水下机器人本体、中继器、脐带缆、脐带绞车、A字架、止荡器、操纵控制台以及动力站等多个子系统组成。

除了在潜水深度上的优势之外,该机器人的灵活性也是国内其他潜水器难以企及的。它的7个推进器被设置为矢量分布,其中4个水平推进器用于加大前后和侧向推力,3个垂向推进器则用于少量调节ROV的纵横倾。这样该机器人就可以自如地前进后退、上下运动和侧移。同时,研究人员还首次尝试安装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定位系统(DP),成功地解决了对大地的定位精度技术难题。

该机器人配备了5台多功能摄像机和1台静物照相机,并装有6个泛光照明灯和2个高亮度HID灯,画质更加清晰,可为海洋科考提供丰富而详实的第一手录像资料。

该机器人将主要应用于3500深度以内的大洋海底调查活动,包括海底热液矿物取样、大洋深海生物基因和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以及探索人类起源的秘密等。现在,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更深一步的4500,并希望在2012年实现对该深度的深海试验,向着最终的目标——11000的海洋极限深度进一步迈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