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福:我国铁路路网规模世界第三

来源:魏艳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0:05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孙永福院士在会上发言
921上午,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60年成就座谈会”,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工程科技及重大工程项目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出席并发表报告,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主持座谈会,副院长邬贺铨、副院长刘德培、副院长旭日干、原副院长王淀佐等近20位国内知名院士出席并发言。

以下为中国工程院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孙永福院士发言全文:
60年。60年来,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作为一个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说亲历了60年来中国铁路发展的巨大变化,这60年几代铁路人都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特别是铁路贯彻科技兴路的方针,加快铁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们不仅路网的规模已经从1949年的2.2万发展到8万公路,很快可能要达到10万公里,现在已经居世界第三位,很快要进入世界第二位。不仅是铁路网的数量增加,而且铁路网的质量在世界上也是处于先进水平的,我们的速度达到了140公里/小时。
我们在工程技术方面标志性的就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也是处于先进水平的。我们中国铁路由于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在运输能力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全国铁路的客运量已经达到十七亿四千万,货运量2008年达到23亿吨,中国铁路占了世界铁路的6%的营业里程,我们中国铁路完成的份额是很大的,这也说明我们中国铁路的运输效率在世界上是处于先进水平的。
我们铁路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几代人都在努力探索中国铁路怎么才能够发展的快一些,才能够像发达国家那样能够更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现在大家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深深体会到,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主创新,坚持科学发展,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现在慢慢已经走出了一条加速中国铁路发展的成功之路。
青藏铁路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之初一项重要的工程建设成果,这项工程凝聚着几代领导人的心血,也凝聚着几代铁路人的心血,修建青藏铁路,从解放初期一直到本世纪之初,50多年经历了“三上两下”的历史,1979年就停下来,当时为什么不能够再继续向前走,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再向前走遇到技术难题。第二、高原缺氧造成人员伤亡比较大。第三、国家经济实力。在当时我们刚刚取得粉碎“四人帮”胜利以后,国家经济还处在恢复时期,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但是经过改革开放这几年以后,到了本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出发,做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决定修建青藏铁路,得到了西藏、青海人民的支持,全国人民的赞同。
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全场142公路,海拔最高点是5072,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在这个之前世界海拔铁路最高点在秘鲁。在中央做出决定之后,就在2001629,在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同时开工,铁道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依靠各部门的支持统筹安排,精心指挥,依靠科技攻克难关,经过5年的奋战修建成功。前两天我又去看了看,现在运输状况还是非常正常的。
我现在回顾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建设人员,在技术创新方面做的工作集中起来看主要取得几个重要成果:
第一、创新了洞口工程技术,青藏铁路洞口非常多,太阳的辐射对它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所以难度更大,洞口的病害主要是冬天要冻胀,夏天要融沉,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考虑要总结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反映到我们建设中来。所以,我们这次在研究的时候能够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不要在重复过去的一些做法,能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洞口的变形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具体的一些科技工程措施,把洞口的设计经验总结以后,形成一个规范性的东西,填补了我国空白。
能够提供必要的参数,能够提供评价的依据。在进行洞口分类的基础上开展试验性的工程,我们在高原上进行环境试验,然后再总结推广,这样使我们少走弯路。
我们在设计思想上、理念上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过去历史上不管是国内、国外,都是被动保温的状态,所有的工程设施都是想怎么延缓洞口让它融化的慢一点,我们变成一个主动降温,保护洞口的思想,高原上的洞口每年冷的时间多,我们怎么把大气里面冷能储存到地下去,让这个洞口保持冻结状态,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工程处于一个稳定状态。根据这样一个思路,理论上的依据,最主要的是要控制热的传导,热的辐射,热的对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从环境的分析,从静态变为静态,由被动的保温转变为主动降温,这样具体的工程措施就搞了护道、铺设保温材料、隧道保温等等一系列的措施。这样使我们的工程经过几次观察证明,它是处于一个稳定状态的,保证我们铁路轨道能够平顺,能够安全畅通。而且路基沉降的速率都是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多数都是在两个厘米以内,这在世界上是没有的,西伯利亚铁路有的沉陷一米多,在中国青藏铁路没有这样的事情。青藏铁路洞口工程取得的成就,根据国际专家考察以后,认为中国是自主创新的,这些措施是可靠的。
第二、对高原病的预防主要是建立了保障机制,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我们研制成了新的高原制氧设备,氧气对于大家太重要了,过去是一个救命的东西,现在变成每一个工作者都能享受的劳动保护的措施,制氧机通到水道里面的时候,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保障。我们对鼠疫的防治也下了很大工夫,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保证了疫情能够远离铁路工地,保证大家健康。在建设期间,我们发现高原肺水肿931例,这些都得到了救治,没有因为高原病死亡,世界高原医学在开会以后到现场考察,认为青藏铁路的医疗卫生工作卓有成效,为世界高原医学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环境保护。达赖反对修建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破坏环境,我们就是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我们只要贯彻国家的基本国策,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给达赖分裂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这些年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体现在我们依法环保、科技环保、全员环保,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的铁路。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有统一、全面的部署,而且有些重点工程我们做了环保设计,提出了具体的环保要求,特别重点的是两个方面,在高海拔地区怎么保证植被能力恢复,我们经过科学实验以后,在4700的高原上人工播种,培育,得到推广以后,现在我们在唐古拉山的植被全部是人工种植,长势很好。另外,野生动物通道,人们担心会不会修铁路以后把野生动物的通道切断,影响它的繁衍,我们根据这个问题组织我们国家的有关专家共同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方案修建了野生动物通道,经过长期观察,现在证明我们的野生动物通道设置是科学的,现在现场的情况是铁路火车在跑,两面野生动物在自由的活动,这是人和自然和谐的一个状态。
第四、创新了运营的技术装备,最主要我们制成了世界上高原供氧的技术,现在供氧的水平达到23%25%,这样相当于我们把海拔高度降低12001500,这样95%的人都感到很舒服。
200671号,胡锦涛总书记到格尔木参加庆祝大会,他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青藏铁路精神,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的一大壮举,也是一大奇迹。我们运输货物697万,已经经过国家的验收,在今年19号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的特等奖,我认为这是对全体建设者的一个极大的鼓励,我们将以此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青藏铁路科研的技术进步,重点放在环境保护的长期观察,以及旅客安全和高海拔地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完好状态,以这样的科研成果来建设青藏铁路运营的安全保障体系,使青藏铁路能够安全畅通,创造出运营管理的世界一流水平。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