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法箴等鉴定:方格星虫规模化育苗为首次建立海球幼体人工诱导变态技术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0:48 

由广西海洋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方格星虫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重大突破:两年培育了35厘米的大规格苗种985万条,平均成活率为65.30%。这是记者224从广西科技厅主持的课题鉴定会上获悉的。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赵法箴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首次建立了方格星虫海球幼体人工诱导变态技术,确立了苗种室内分级中间培育和池塘中间培育模式,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又名光裸方格星虫或光裸星虫,俗称“沙虫”,广泛分布于三大洋沿岸,我国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沿海均有分布,其中广西资源量最大。它是我国南方海水珍品,摄食主要是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有专家称其“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且人工养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04年,广西海洋所在方格星虫人工育苗上首次获得成功。由于方格星虫食物链级次低,抗逆性强,生长快,加之其活动范围小,无长距离洄游迁移现象,因此适合大面积人工养殖。在广西科技厅的支持下,2007年,广西海洋所开始开展方格星虫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

两年来,课题组系统研究了方格星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温度、盐度、光照、底质、密度等因子对附着变态的影响,建立了规模化人工催产、诱导变态、室内分级中间培育技术及池塘中间培育大规格苗种技术,确立了方格星虫人工苗种培育的技术体系。累计培育体长34毫米的稚星虫4078.5万条,平均出苗量3.78万条/平方米;后期海球幼体至稚星虫平均变态率47.95%;室内分级培育体长l2厘米的小规格苗种1960.6万条,平均出苗量2.86万条/平方米,平均成活率60.44%:池塘中培35厘米的大规格苗种985万条,平均成活率65.30%。

赵法箴认为,方格星虫人工养殖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我国南方沿海海水养殖新支柱品种。

专家建议,应进一步研究小规格苗种池塘及滩涂养殖配套技术,加大成果推广力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