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加快引进大院大所 全力推进“转方式 调结构”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导语】11月29、11月30日,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光电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分别在青岛揭牌和奠基,这是青岛市落实中央“转方式、调结构”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为青岛市不断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提供了科技支撑。
【正文】
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在加快推进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标志的新能源革命。在昨天举行的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验收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在今后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同期声】
路甬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人类最终要走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绿色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生物能源、生物产业是绿色产业,也是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过程技术涉及人类生产活动诸多方面,隐含着大量的科学问题和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
【正文】
引进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是青岛市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从2006年9月签署共建协议以来,该研究所与青岛许多企业在生物技术能源基础研究和产业开发方面开展了深层次合作。为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的合作,今年3月,青岛市政府与中科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4月揭牌;今年9月,青岛市分别与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兰化所签署青岛研发基地共建协议;11月,青岛市又与中科院共同举办了高新技术成果对接洽谈会,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也在高新区奠基,这些都标志着青岛市和中科院在推动全面战略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深化与中科院所全面合作的同时,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研发机构也纷纷落户青岛,中海油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也将于今年年底交付,进一步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创新能力。
随着高层次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的不断引入,本地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截至今年10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5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2%,同比增长16.5%;全市授权专利3264件,同比增长18.6%。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