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线、盐田、风电、光电、滩涂,既是盐城沿海发展中独特的战略资源,又是一旦破坏就需付出沉重代价的稀缺资源。在风起潮涌的开发中,如何保证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优良的生态环境代代相传,显得分外突出。记者昨天获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介入沿海发展,已将此作为执法监察的重要领域。
依托“得天独厚”占取先机
在江苏沿海三市中,“南通区位优,连云港定位高,盐城空间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三市大开发的底气所在。大自然对盐城不薄,海岸线(582公里)、滩涂(683万亩)、土地后备资源(仅围垦潮上带就达210万亩),在全省都处于首位;海岸风电、光电资源在全国也是罕见;全市沿海盐田面积达37.05万亩,69.65%尚未使用。这些都使盐城沿海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眼下,盐城沿海开发不断破题开篇,绝大多数大型项目就是奔这些战略稀缺资源而来。如五县(市)都已布下棋局的风电项目;省里近期将在东台近海潮间带启动100万亩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工程,为2020年全省实现滩涂围垦270万亩的规划目标探索经验。
沿海开发离不开围海造地和海港建设,但另一方面,海岸盐沼也是国家要保护的主要生态系统。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
向“穿新鞋走老路”亮红灯
本市纪检监察机关已意识到自己在沿海发展中的历史使命,正推动提高政策规划的执行力,向“穿新鞋走老路”式开发亮红灯。
记者了解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督促有关方面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旅游观光业;督促有关方面建立健全岸线、土地滩涂、盐田、“风光”等战略资源管控制度,严格加强沿海资源的监督管理,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对各项管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执法监察,严肃查纠各种侵占、浪费、破坏资源的行为。
对资源和环境保护展开审计,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本市将对土地、滩涂、海洋、植被等重要资源保护与发展利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危害资源安全、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问责”相关领导干部。
在盐城沿海开发各节点中,大丰纪检机关对化工、制革和造纸等重污染项目坚决否决,今年先后对港区8家相关企业发放环保整改通知书,处理3起环境违法行为,对6个重污染项目予以否决;滨海纪检机关聚焦滨海港,严肃查处随意变更规划、侵占海陆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坚决制止资源粗放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低下项目的开工和上马。
市纪检机关表示,坚持把监督检查作为服务沿海发展的重要手段,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真正让开发中的盐城沿海“丹顶鹤应时来、斑海豹不远走”。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