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继前几个月新造船市场放量成交后,10月市场又有良好表现,全月新船成交量达600万载重吨。但以此认为船市开始复苏还为时尚早,因为最近的新船成交没有实体的内在需求作支撑,同时船价的跌势还在持续,因此,造船企业还要继续观望船市变化,对船市危机要有充分的准备。
市场成交量有所放大
与今年年初相比,近几个月全球新造船市场明显活跃很多,成交量不断放大,上月新船成交更是达到600万载重吨,其中散货船表现最为突出。
散货船的新船需求主要集中在有战略考虑的大型矿砂船和存在大量老龄船淘汰的大灵便型及灵便型散货船。由于散货船主要运输铁矿石、煤炭等战略资源,这使得虽然目前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对其战略需求影响不大,尤其是作为运输铁矿石最佳船型的大型矿砂船更是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推行战略规划,巴西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在订购了多艘大型矿砂船之后,上月在STX船厂又订购了8艘40万载重吨矿砂船。同时由于目前船队存在大量老龄船,灵便型散货船市场需求最近得到显现。中国大洋船厂赢得Turner航运公司4+12艘6.3万载重吨大灵便型散货船。
除了散货船,10月油船也有所成交。威海大宇船厂赢得了Sonangal航运公司5艘15.8万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订单。
虽然市场需求有所上升,战略需求有所显现,但由于目前经济条件、贸易条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新造船市场成交的船型比较固定,下单的船东比较集中,市场的内在需求并未得到充分展现,这些都使我们不能做出市场已经复苏的判断。
船价持续下滑
虽然新船有所成交,但船价依旧保持了下滑态势。据报道,部分韩国中型船厂已将好望角型散货船价格降至历史低位,约每艘5500万美元。STX造船、韩进重工、圣东造船三家公司对客户的报价每艘已低于6000万美元。
其实不止是散货船,VLCC船价也从月初1.02亿美元下滑到1亿美元,苏伊士型油船船价从6300万美元下滑到6200万美元,阿芙拉型油船船价从5500万美元下滑到5200万美元。
船价的持续下跌,反映出近几年由于船厂扩充基础设施,造船产能得到快速扩张,船厂议价能力减弱;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为了满足船台需求,船厂不得不降价接单。同时这也意味着新造船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内在需求也很难真正发挥出来,船市还将继续处于下行阶段。
国外企业积极布局
面对当前形势,各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在本轮危机中损失最小。
欧洲削减造船业务。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决定取消所有商船业务,仅保留军船业务;丹麦老牌企业欧登赛船厂于2009年出售了旗下部分船厂,未出售的主要船厂也停止了船舶建造业务,仅保留为马士基建造集装箱船和为丹麦海军建造军舰的业务;2008年Aker船厂被韩国STX集团收购,重组为欧洲STX公司和瓦丹船厂两大企业,分别建造客船、特殊用途船和商船。
日本船厂开始承接新单。近年来,日本忙于承接新订单,很少讨论市场份额这一议题。日本太阳电机株式会社总裁认为,日本应至少保持3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次危机使日本将市场份额视为一个关键议题,这可能会使新造船市场发生变化。一些日本造船企业开始主动出击争取新订单,其主要建造灵便型和大灵便型散货船,同时也建造好望角型船。
韩国造船企业积极在海外布局。近年来,韩国船厂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融资及与巴西船厂合作等模式进军巴西市场。现代重工同巴西EBX集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将在巴西圣卡塔利娜南部合作建造一个新船厂,该项目投资总额10亿美元,新船厂预计在2011年开始运营,目的是抢占巴西市场的巨大需求,新船厂约占地160万平方米,主要建造钻井船、FPSO及其他海洋工程船。STX已经计划建立具有建造海洋工程船能力的大型船厂。大宇造船也考虑给巴西本地船厂投资。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新船成交量和船价都没有明显的市场内在需求做支撑,同时随着航运市场低迷撤单和弃船也将有所增多,新造船市场短期内还将持续处于底部,造船企业对此不能掉以轻心。面对国外企业调整战略格局,国内企业应积极应对,按照国家政策,尤其是相关金融政策,挖掘国内外船东的战略需求,争取更多订单为应对市场进一步下滑做准备,从而在本次危机中实现中国造船业的强国梦。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