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蓝色经济蛋糕竞争中谋求合作 向深海掘金

来源:李仁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5:01 

“蛋糕”什么形状?

一区三点一线

“目前,烟台已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莱州、龙口、蓬莱、海阳等城市为节点的临海经济格局。”山东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康说,烟台应重点围绕主城区发展,尽快提升主城区的辐射拉动力,实现其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区指中心主城区,主要打造三大增长点,一是以开发区为核心,以烟台港为支撑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集聚区,二是以福山区为核心的葡萄酒产业集聚区,三是以芝罘区、牟平区和高新区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形成一个品字形的主城区开发格局,尽快提升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力;三点指西部的莱州—龙口临港工业集聚区,北部的蓬莱—长岛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南部的莱阳—海阳的海洋能源与装备制造集聚区。其中莱州—龙口临港工业集聚区围绕龙口港和莱州港扩建工程,重点发展以临海机械制造、海洋化工及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的临港及临海工业园区建设;北部的蓬莱—长岛文化旅游集聚区以蓬莱港为支撑,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和海岛休闲度假产业集聚区;南部的莱阳—海阳的海洋能源与装备制造集聚区主要围绕海阳核电站建设和海阳港,大力发展海洋能源配套产业及海洋机械装备配套产业集群;一线指滨海旅游产业带和海洋农牧化产业带,大力发展现代海上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

“蛋糕”怎么做大?

渔业,走高端之路

市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姜作真列出了一组数字:2008年,全市完成海洋经济总产值943亿元,渔业总产值468亿元,其中水产品总产量184万吨,产值177.3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9850元。他认为,渔业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烟台高端渔业产业聚集区,构建高端渔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加快现代渔业经济发展步伐,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体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打造渔业高端聚集区,烟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苗种产业技术、名优高效养殖、渔业科技等方面优势。”姜作真说,结合我市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规划布局苗种培育聚集区、陆地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聚集区、海珍品增养殖聚集区、水产品加工聚集区等4大渔业高端产业聚集区,同时打造1个技术创新平台集群。

刘康认为,短期内,烟台应以现代渔业、海洋文化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和海洋农牧化生产、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休闲度假、海洋船舶修造业和现代港口物流运输发展;中长期内以海洋科技开发为先导,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及海水综合利用等基础性支撑产业和海洋高技术产业,通过开拓海洋淡水、能源及矿产资源,确保传统海洋产业的升级换代及新兴海洋产业的突破,并带动临海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

“蛋糕”该怎么吃?

竞争中谋求合作

蓝色经济给烟台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蓝色经济大体系中,烟台要在竞争中谋求全面合作。

“烟台必须在与世界经济和国内市场广泛联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所教授刘洪滨说,烟台要与青岛等地取长补短,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促进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刘康甚至将烟台所面临的竞争与合作细化为三个层次:省外层次,烟台应放眼日韩,重点面向辽东半岛和京津冀经济区,加快渤海大通道建设,建立与天津港、大连港、秦皇岛港及黄骅港等渤海沿岸各港口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相互竞争与合作的环渤海港口运输网络体系,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省内层次,包括山东沿海主要港口之间的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布局,特别是与青岛港和威海港之间的合作,避免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海洋化工业要与潍坊及东营等地合作,促进企业的兼并与转移,尽快提升企业竞争力;船舶制造业要错位发展,形成与青岛和威海船舶制造业的产业链融合,避免恶性竞争;滨海文化旅游业要加强与青岛和威海两地的合作,打造区域性半岛海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带;同样,与青岛、威海、日照、东营等地市合作,打造一个一体化发展的半岛现代渔业产业带;市内层次,努力实现以主城区为核心,以沿海各县市为节点的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格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