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36位专家共赴“蓝色之旅”

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16:2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受山东省委、省政府邀请,在省委组织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精心安排下,8 月下旬,来自全省各地、各领域的 36 名专家,参加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论坛之后,分赴浙江和河北,进行了休假考察。

休假的“主题性特征”

今年的休假与往年不同,最大的特点在于“蓝色”二字。实际上,这次休假考察就是蓝色经济区人才论坛的延伸。从一开始,两个团的行程中,都印上了“蓝色”与“人才”的痕迹。

“观浙江青山绿水和谐人文,谋齐鲁蓝色半岛发展大计。”这是曲阜师范大学武玉强教授写下的感言,也正是浙江休假考察团的真实写照。看宁波市港口建设,行杭州湾跨海大桥;沐天目山古树湿气,享千岛湖秀水之美;体验西湖之妙,感受宋城千古——在仅仅7天的时间里,从浙东到浙西,从沿海到陆地,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点,从现代都市到历史遗迹,经历了路途奔波、车马劳顿。但是,代表团每一位专家都感觉在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收获了轻松的同时,也收获了思想和沉甸甸的责任。因为蓝色经济区建设,专家们走在了一起;因为蓝色经济区建设,专家们有了这次外出休假考察的机会。“蓝色”,已经意味着一种责任。

在河北,专家们虽然身处海碧天蓝、风轻沙细的北戴河,但也利用一切机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山东发展蓝色经济、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进行讨论、交流。

“浙江蓝色之旅,友谊交流之行,观赏江南胜景,体验领导关怀”——这是浙江团几位专家写下的感言。大家表示,要将组织的关怀带回到各自的单位,各自的岗位,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怀。

增进理解和共识

浙江团的18 位专家,有博士9人、硕士5人、本科4人,专业研究包括了海洋地质、石油勘探、海洋养殖、企业管理、医学、传媒等。 河北团的专家既有高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又有工人技师、“土专家”、“海洋养殖能手”等高级技能人才。 18人当中,享受国务院特贴的10 人,全国技术能手、省首席技师2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

专家们尽管专业分布广泛,差异性强,但在整个的考察行程里,交流、讨论的氛围都异常浓厚。知识结构、专业方向、研究领域的差异,在“蓝色”的主题下,寻找到了交融点。

专家们的眼睛,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对比,善于分析:从一条鱼,联想到一个产业;从一棵树,论及到生态保护;从一个节日,联想到海滨休闲;从一场演出,谈及到文化;从一个景点的营销方式,想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从一个港口的建设模式,延伸至海洋资源的有效整合……

通过交流,相互之间对各自专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各个专业方向如何在蓝色经济区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共识。

蓝色:梦想与责任

感受蓝色,体验交流,结果往往是共识;而共识的结果,则往往是合作的开始。

在浙江团结束考察时,专家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交流机会非常难得。山东农业大学的郝玉金教授说:“一周来受益良多,望以后多交流,多合作,共建强盛和谐山东。”山东省委党校的迟树功教授则提议大家,在今后各自的工作中加强合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留下历史的记忆。

河北休假考察团的专家王斌贵,是中科院海洋所副主任、国家“百千万”人选、海洋生物专家,他对来自青岛的涉及海洋的专家发出倡议,回去以后加强联系沟通,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加强中科院海洋所同驻青高校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休假考察活动结束后,赴浙江、赴河北的每一位专家都提交了各自的考察报告、考察体会和相关建议。建议范围之广,几乎涉及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各个方面,从拓展水产养殖的发展空间到规划海洋文化产业园,从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到发展蓝色经济区现代农业,从品牌经济区建设到汇集世界级研发中心,从探讨“产学研用”有效互动的新机制到组建海洋领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每一份报告,都代表着一份责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