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

岚山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16:30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滕振华)岚山区因港而设、依海而兴,海洋与港口是岚山的最大优势和最大特色,发展海洋经济条件得天独厚。数据显示,今年该区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前8个月全区海洋经济实现增加值13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5%以上。

该区以港口建设为重点,努力放大港口优势,为海洋经济发展搭建腾飞的平台。举全区之力兴港,今年1至8月份,岚山港口建设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8亿元,建成了岚山港和岚桥港4个液化泊位;岚北港区30万吨级油码头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岚北港区2个30万吨级矿石码头、岚桥港区30万吨级泊位和岚山港区2个泊位改造正在做好开工建设的准备工作。其中岚桥港推进顺利,按照规划,岚桥港区将建成以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的综合性深水港区,建设泊位17个,规划设计年通过能力1.2亿吨。今年6月份,总投资17.6亿元的岚桥液化码头已正式投产运营。

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岚山新钢城”,该区全力培育冶金、石化、木材、物流四大临港产业集群。目前,钢铁、石化、木材、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临港产业产值已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6%。为加快临港产业发展,该区将临港产业园区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通过大投入大开发,该区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目前,钢铁园区供水工程已于5月份开工,完成投资760万元,铺设主管道9.3公里,直管线1.6公里;总长为5.37公里的化工园区路,顺利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投资320万元;总投资3782万元的碑廓镇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已交付使用,有效缓解了木材产业园区用电紧张的问题。

该区还巧打“海洋科技牌”,努力提升海洋经济科技含量,加强海洋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初步形成了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生态健康养殖、海洋仿生食品开发等技术体系,推广应用了深水鱼箱立体养殖、人工鱼礁底播海参等新技术1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80余件。岚山黄海养殖公司实施的前三岛人工渔礁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550万元,目前已投放报废渔船100余艘,底播海参累计近1000万头。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海洋科技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全力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阿掖山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建立了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日照市低值海产资源高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省科技攻关“低值海水鱼鱼糜生产的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取得专利35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