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蓝色经济板块初具规模

来源:大众日报 魏 东 李志海 葛铸聪   发布时间:2015-05-21 02:16:48 
海洋财富网讯 8月以来,一场突出实践主题的“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大讨论,在东营如火如荼,成为东营市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强力助推器。1至8 月,东营市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完成地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1.06亿元,同比增长 32% ;实现地方工业总产值 2374.78 亿元,同比增长25.7%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52.03亿元,同比增长8.6% 。

把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理念嫁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当中,是东营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大胆创新。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发展潜力,在东营港——广利港之间1200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了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 高端产业区,构筑起“ 四区”主体产业格局,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蓝色经济板块。目前,四大主体产业区内洽谈投资的项目纷至沓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中海油正在推进投资建设两个5 万吨级、 两个5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以及物流园一期工程,千万吨级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一体化项目已启动预可研编制工作,总投资高达450亿元。按照高效生态的定位,东营市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黄河口海参、黄河口文蛤等名牌产品,构建起绿色经济板块。

东营市把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切入点,放在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上,创造性地探索形成了“三网”绿化模式。2007 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 17亿元,动用土石方 1.8 亿方,植树 5307万株,完成绿化面积 45.5 万亩,曾经的不毛之地,现在草木葱茏,绿色遍野。

在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进入国家决策的同时,东营争取主动,抢占先机,着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努力搭建大开发、大发展的平台,以期形成人才、技术、 项目涌入的“ 洼地效应” 。 “ 三路两港一场”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顺利推进,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日臻完善。一系列制约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随着“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大讨论的深入进行陆续得到解决。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