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港集团:冲刺,为了心中“大港梦”——威海港集团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纪实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湾阔水深的威海湾,海蓝浪轻,见证着威海港不懈奋进的步伐,承载着威海人萦绕心头的大港梦。
6个5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今年10月将全部完工,5万吨级航道建设工程完工,7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业已开工,国际客运中心规模初具。与此同时,物流园区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航线开发节节胜利……
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发展大物流,开拓大腹地,提升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优势,威海港“亿吨大港”的梦想日渐清晰地跃动于海天之际。
夯实亿吨大港之基
漫步威海港新港区三四期工程施工现场,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等各类机械奔忙不停,疏浚船加紧疏浚航道……建大港,迎大轮,威海港的港口建设如火如荼。
“这里2个5万吨级、2个7万吨级和2个10万吨级的大型泊位将于10月全部建成,届时将彻底改写威海港不能停靠3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开通至北美、南美和中东等地的远洋干线。”威海港集团董事会秘书唐宗岭介绍说,“整个港区全部建成后,年通过能力可达1.5亿吨,能满足近20年内港口发展的需要。建成后的航道回淤很少,日后定期进行维护性疏浚,即可满足更大吨位轮船的通航需求。”
多年来,威海人一直有一个大港梦。然而因种种原因,威海港与省内其他港口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已被淘汰出山东省港口第一方阵的严酷现实,威海港决心奋起直追。于是,2005年,成为威海港卧薪尝胆的一年,威海港集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十一五’末,实现港口吞吐量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0万TEU;‘十二五’末,港口吞吐量过亿吨。”
威海港踏上逐梦的征程。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建设,逾10亿元的大投入开始“开花结果”——
在6个5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中,1个7万吨级和1个10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启用,其余几个集装箱泊位也将陆续投入使用;
与港口配套的5万吨级航道工程完成疏浚量约170万方,7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已经启动;
国际客运中心初具规模,明年12月底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公交客运站、疏港公路二期等工程也将随之建成,这些都将为威海港新港区未来的客货运输打造出全新的快车道。运输集装箱的大货车从此不必再进出市区,市区交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解。
至此,威海港没有大型深水泊位、不能停靠大型船舶的历史彻底结束,实现“亿吨大港”之梦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已初步具备。
“随着三四期工程各建设项目的陆续投入使用,威海港港口吞吐量2010年将突破5000万吨。‘十二五’期间,威海港还将陆续开工建设25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系列码头、大型集装箱码头。‘十二五’末,威海港的吞吐量将突破亿吨,迈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威海港集团总经理助理王国兴这样描述美好未来。
开拓港口发展空间
在威海港集团,记者见到这样一份数据:今年前8个月,威海港集团实现收入1.6312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吞吐量1182万吨,同比增长1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势下,威海的外贸出口骤然减缓,港口货源锐减。自去年10月以来,威海港便感到寒意袭来,但其港口生产为何却逆势上扬?
在传统“腹地”观的坐标中,大港,不仅要具有海港优势,而且要背倚能够提供资源优势的广阔腹地。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腹地与周边港口重叠交错,威海港的确不具备优势。
如今,限制威海港发展的这些桎梏已经被勇于创新的威海港集团扬弃。在威海港人的眼中,就陆域腹地而言,火车通向哪里,哪里就是威海港的腹地;就海向腹地而言,如果加强与渤海湾港口合作,新业务空间将获得极大拓展;就“空降腹地”而言,且不说威海已规划了35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将为港口造就多大的“腹地”,单就威海港引进的富海华油品储备项目,每年就可增加320万吨的吞吐量。
招商,成为威海港腹地战略发展的重要出口。
力抓临港物流招商,威海港集团全力拓展港口上游业务空间。去年11月,威海港集团在距离新港约
紧抓国家进行原油战略储备的机遇,威海港集团全力以赴推进油品项目招商。
在对船务公司招商上,威海港也下足了功夫,多次召开推介会,多方联系国内外的大货主、大船东,争取他们来威海建基地。
在大力招商、开掘货源的同时,威海港集团不断开发新航线,向海陆两极延伸腹地。
加大远洋干线开发力度。
在做大做强外贸航线的基础上,威海港集团不断增加内贸航线密度。
为进一步拓展港口辐射范围,威海港集团将加快开发海向腹地、汇集渤海湾部分港口货源,着手开辟贯穿中国南北的内贸集装箱干线,逐步形成以日韩中转为重点、以美西和欧洲为支撑的中转港。
随着腹地的不断拓展,威海港对威海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威海湾畔涛声澎湃,港口建设激情四射,一个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亿吨大港”,如旭日正从黄海岸边冉冉升起!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