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在为诸多旅游指标创出新高而欣喜的时候,一些制约青岛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今夏体现得格外明显。业内人士认为,青岛要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还需要在诸多方面加以推进。
回顾今夏的旅游,当我们在为诸多旅游指标创出新高而欣喜的时候,却不得不直面这样一个现实:一些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今夏体现得格外明显,如旅游巴士增多带来的前海一线交通拥堵问题,7-8月份宾馆、饭店“一房难求”等。由此可见,旅游业要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还需要在诸多方面加以推进。
如何应对“甜蜜的烦恼”
相关信息表明,今年7-8月份,每天大约有3000辆旅游大巴车进入,载来游客约10万余人次,节假日期间每天进入青岛市的旅游大巴车高达4000辆,载来游客约12万人次。另外,高速公路上小轿车、机场航班、火车、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载来约28万人次,在景区比较集中的前海一线造成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今年旅游巴士为何格外多?旅行社协会会长王军健认为:“今年自4月份起,外地旅游大巴就开始陆续来。现在省内公路四通八达,与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连接也非常顺畅,像江苏、河南、河北等地旅游大巴来青全程高速,整个旅行费用比火车、飞机便宜多了,还不用担心买不上票的问题,所以很多游客都愿意选择大巴游,预计旅游大巴在未来几年内会有增无减。”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
一房难求与“削峰平谷”
对这样一座旅游淡旺季分明的城市而言,到了旺季,宾馆、饭店“一房难求”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据了解,7-8月份全市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达到97%以上,同比增长40%,与历史效益最好的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12%。有的五星级酒店的房价与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类城市的房价相媲美,甚至还要高。
港中旅总经理田平认为,“一房难求”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淡旺季分明决定的,短时间恐怕也很难改变,我们可以做到一点就是平季再增加些吸引力。像9-10月份,四、五月份都是比较好的季节,可以在这些平季多举办一些活动,把旺季的一些客人分流到这几个月。今年7-8月份,海洋节、啤酒节、品牌节、蓝色经济论坛等一大批重大节庆活动集中举办,加大了旅游旺季城市接待压力,是否可以考虑把其中的一些活动改到其他几个月举办,起到削峰平谷的作用。
董志文则认为,旺季大量游客的涌入,使景点处于超饱和状态,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旅行质量。旅游业正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怎样继续发挥后奥运的积极效应,在转变中求发展、求创新,着力打造知名特色旅游品牌,深度挖掘人文资源,拓宽旅游范围、纵深旅游层次是旅游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大课题。
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被誉为“加长版”的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相关调查显示,是今年国庆黄金周出游的几大热门城市之一。经过今夏旺季的检验,旅游有信心在国庆黄金周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据了解,针对旅游旺季前海一线交通拥堵问题,青岛市各部门提出多条应对措施。目前青岛市开通观光巴士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首先开通团岛至崂山大河东观光巴士线路,该线路主要是串联海滨一线主要景区点,以景区点为站点,游客购票后,实行一票通,计划明年4月份旅游旺季到来前开通。此外,青岛市已在前海一线的八大峡、水晶宫、八大关、澳门路等处规划建设多处旅游停车场,预计明年旅游旺季前投入使用。在旅游旺季和黄金周期间,青岛市还将在前海一线等旅游聚集地开辟旅游大巴车临时停车场,缓解停车场不足。另外,还将通过地方立法明确,“新建旅游景区必须配备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停车场”。
割切市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从7-8月份旅游旺季市场的火爆局面,尤其是从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看,旅游业要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还需要在诸多方面加以推进。近年来,青岛市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旅游业的整体层次还不高,缺乏特色突出、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游客在青岛市的平均停留时间仅为三天左右,而国内不少城市都达到四天以上。在扩大游客总量和规模的同时,必须改善游客结构,提升旅游业的档次和效益,尤其要通过建设和推出一批在海内外影响大和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全力构建以度假旅游为核心,以精品项目为支撑,旅游配套服务完善的新型旅游产业体系,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