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东港航在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探索符合山东港航实际的发展道路,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港航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规模成倍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山东从港航大省向港航强省跨越,港航经济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吞吐量的大小反映港航业的强弱。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近三年来平均每年以9000多万吨的速度递增,年均增长23.7%,2006年突破4亿吨,2007年达到5.7亿吨,2008年达到6.5亿吨。山东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个亿吨海港的省份,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四位。港航事业的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据估算,2008年山东沿海港口对全省GDP的贡献值在850亿元以上,为社会提供了近150多万个就业岗位。
在山东港航事业60年发展中,内河航运事业同样走过了栉风沐雨、奋发图强的光辉历程。山东内河通航里程
京杭运河山东段的三级航道(济宁至台儿庄段主航道)全长
如今的京杭运河山东段,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依法行政准确规范,服务质量更加优良,经济效益成效显着,行业文明全面提升。内河航运业在全省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日趋显着。山东省政府提出了把京杭运河山东段建成产业带、文化带、旅游带和风景带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山东运河发展的重点是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实施,争取国家、省、市投资14.72亿元,建设济宁至东平湖
据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局长王栋介绍,下一步,山东港航将进一步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港航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做好“三个服务”,实施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和京杭运河大通道建设两大战略,打造三个亿吨大港和三个地区性重要港口,完善港航四大运输体系和五个国际贸易交易服务中心,培育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推动山东由港航大省向港航强省新跨越,为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山东出台的《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提出,打造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等,为山东港航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