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否认强势吞并日钢称重组奠定双赢格局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钢、日钢高层均否认了双方重组“强势吞并”的传言,按照约定,双方设立了180天的资产交割期,现阶段正聘请双方认可的国际机构对日钢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中新社援引中国经济周刊
山钢强调“是重组,不是合并”
山钢是山东省属最大的国有独资企业,旗下主要子公司济钢、莱钢都是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著名国企;而日钢则是2003年崛起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不仅产能同样超过1000万吨,而且是当地百姓眼中的“印钞厂”。据接近日钢的人士透露,日钢日均销售收入高达3,000万元,是日照举足轻重的财税大户。
山钢、日钢的重组协议一公开,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根据重组协议约定,双方以共同向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增资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山钢以现金出资,占67%的股权;日钢以其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入股,占33%的股权。由于2009年上半年济钢和莱钢均报亏损,而作为民营企业的日钢却实现净利润18亿,所以颇有人为日钢抱不平,认为这个重组方案是典型的“拉郎配”,是“小鱼吃大鱼”。
对于此次重组,谭庆华强调是“资产重组”,而非企业合并。按照约定,双方设立了180天的资产交割期,现阶段正聘请双方认可的国际机构对日钢的净资产进行评估。根据山东省钢铁整合下一步规划,山钢将对日钢、济钢、莱钢进行限产、淘汰落后产能,腾出2,000万吨钢铁产能在日照投建精品钢铁基地。在精品钢铁基地开工投产前为过渡期,日钢以租赁方式维持正常的生产管理,盈亏自负。
对外界关心的稳定问题,日钢工会负责人表示:“日钢职工情绪稳定”。据了解,重组后山钢将接纳日钢签约之日的全部在册员工,这对稳定日钢员工队伍起了很大作用。
省领导强力推动重组进程
山钢、日钢的联姻,引发了外界不少猜测,尤其是有“印钞厂”之称的日钢作为一家民企,甘愿成为山钢的 (0)(1)评论此篇文章其它评论发起话题相关资讯财讯论坛请输入验证码
一家子公司,和人们过去见到的国企经营管理不善而被民企收购的路数完全不同,故而有“国进民退”的议论。但事实上,2008年以来,“重组”就是山东钢铁产业发展的主题词,山钢、日钢的重组本是山东钢铁产业调整的题中应有之意。
山钢本身就是重组的成果。
放眼山东全省,产能超过1,000万吨而游离在山钢集团之外的钢企,只剩下海边的日钢。同年
然而,国企和民企的联姻要比国企之间的重组复杂得多。意向书签订几个月后,日钢董事长杜双华将日钢约30%的资产借壳上市,使重组陡生变数。日照市市长赵效为亦表示:“谈判一波三折”。谈判期间,日照市政府作为协调方周旋其间,对推动重组谈判的进程发挥了不小作用。
虽然谈判艰难,但山东省推动钢企整合的决心没有改变。2009年7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山钢领导干部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山钢实现人财物、产供销的“实质性重组”。据参会者透露,“会议规格之高是空前的”,山东省长姜大明和副省长王仁元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日照建钢铁基地得天独厚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全球之冠,但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截至2008年底,中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蔓延,钢铁产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局面,产业调整势在必行。
根据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内几家大型钢企相继迈出兼并重组步伐。首钢在曹妃甸的循环经济项目,宝钢、武钢分别在湛江、防城港的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很快获批上马,这给山东以不小的“刺激”。山东排名前几位的大型钢企,因为历史的原因,存在着明显的布局不合理问题:济钢、莱钢都在内陆,而且济钢和青岛钢铁都距离城区很近。
山钢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谭庆华说,由于生产钢材离不开矿石、煤、焦炭等原料,因此生产1吨钢大约需要4吨的运力,像济钢、莱钢这样超过1,000万吨产能的企业给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山东钢企所需的铁矿石80%依赖进口,运输这些铁矿石到内陆又比沿海企业增加了一大块成本。按照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建设“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已被看做是山东钢铁业发展的新引擎。
降水丰富、拥有深水良港、人口也不密集,建设钢铁基地,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宝钢建厂之初,在选址时对日照就有所考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冶金工业部和国务院都曾对兴建日照钢铁厂的问题做过专题研究,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计划都未能实施。直到2003年,作为民企的日钢崛起,很快发展成了1,000万吨产能的大型企业。
到完整的立项和环保批复就仓促上马,当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袭来,日钢立时止住了高歌猛进的步伐。正如董事长杜双华总结:日钢的成功只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在一个特殊的环境和一个特殊的年代,干了一项特殊的事业而已”。此番山钢、日钢重组,不仅解决了日钢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使山东淘汰落后产能以腾出2,000万吨产能建设沿海精品钢基地成为可能。目前,重组后的山钢产能排在宝钢、河北钢铁之后,而营业收入则是全国亚军。完成重组后的山钢雄心勃勃:用十年的时间,跻身国际钢铁前十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