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蓝色经济港区 青岛谋划海陆空铁大交通格局
铁路青岛北站年内开工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青岛交通业构筑综合交通网络、完善运输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科学统筹公路、港口、空港、铁路协调发展,加速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转变,着力打造海陆空铁一体化大交通格局,促进了青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青岛市交通委按照“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部署要求,加快青岛交通与周边区域的规划融合和网络衔接,积极打造公路辐射新网络,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壮大铁路中转输送能力,提升空港开放水平,不断增强综合交通网络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半岛公路网络
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该市先后建成了烟青一级公路、济青高速公路青岛段、胶州湾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青岛段、青银高速青岛段、即平高速、滨海公路北段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20亿元的青岛海湾大桥、胶州湾隧道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青龙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步伐。拥湾路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先行推进、支撑拉动作用明显。到200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壮大蓝色经济区港口
目前,青岛市按照“一湾两翼”港口发展布局,积极打造环胶州湾港口核心集群。编制完成了《青岛港总体规划》。胶州湾内,先后建成了青岛港前湾一期、二期、三期集装箱深水泊位、液体化工码头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前湾四期、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加快推进,港口生产泊位达到94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8亿吨,2008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38万TEU。
胶州湾外,全面启动了青岛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突破了该市港口百年胶州湾内发展的历史。《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获得批复,董家口港区规划泊位112个,比胶州湾老港区和前湾港区泊位总和多21个,港区吞吐量达3.7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港区公共基础设施、鲁能通用码头、青岛港集团40万吨级大型矿石码头规划建设扎实推进。
未来3至5年,董家口港区将形成4000万吨吞吐能力,成为国内干散货物重要集散中心和能源运输中转基地。我市港口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竞合发展的港口生产和航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青岛北站计划年内开工
据介绍,总投资13.2亿元的铁路青岛客站改造工程奥帆赛前投入使用。胶济客运专线胶州北站、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青岛北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目前,青岛市境内全长
此外,青岛市成功实施了机场一二期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空港整体技术等级提升到4E标准,年旅客吞吐量能力达到1200万人次;相继开通82条国内航线、1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200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2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3万吨,空港的发展壮大极大提升了该市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