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来,养殖户每天都要从网箱中捞出几箩筐的死鲍鱼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福建省罗源县碧里乡共有鲍鱼养殖户2000多户,在碧里至梅花的海区养殖着4万多箱的鲍鱼,每户投资都在二三十万元以上。奇怪的是,从
养殖大户每天损失 3000元到5000元
昨天,记者乘船来到梅花海区,看到许多人在渔排上冲洗养殖鲍鱼的网箱,将发病死亡的鲍鱼捡到麻袋中。不一会儿,麻袋就装得满满的,散发出很重的臭味,记者在十几米外就闻到了一股恶臭。
“鲍鱼越大死得越快,每天我处理死去的鲍鱼都来不及,晚上还得加班,不然别的鲍鱼也会跟着死亡。我已经好多天没睡好觉了。”养殖大户林茂豪说,他投资了200多万元,鲍鱼苗2007年就投下去,现在鲍鱼苗养成大鲍鱼了,按照往年的收购价,一斤大鲍鱼本来可以卖到七八十元钱,现在每天损失在3000到5000元。
村民们说,碧里一带的大部分村民都以养鲍鱼为生。鲍鱼生长期一般是18个月,鲍鱼苗一粒是0.5元,而到鲍鱼成品一粒至少1.5元,如果养3年到5年成了大鲍鱼,价格就是几倍几倍地涨了。但鲍鱼并不好养,它对海水的要求很高,海水入池前先要经过24小时黑暗沉淀处理,再经过砂滤池的过滤,在进入养殖池前先要调节好水温,避免与养殖池水的温差过大。
死亡原因不同往常 需国家级专家鉴定
罗源养殖区的鲍鱼突然大面积死亡后,
那么鲍鱼到底是怎么死的?福州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在各个海区采集了三个站位的水样检测水质,检测的项目有pH值、重金属以及藻类、细菌总数和弧菌等,目前实验分析还在进行中。
今天,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组织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水产学院等国家级和省级专家赴罗源湾碧里等海区现场勘察和采样,并指导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养殖户损失。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