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离中国并不遥远

海洋灾害离中国并不遥远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3:10 

虽然暂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沿海会发生类似的海啸,但有着1.8万公里大陆海洋岸线、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3000万平方公进而海洋疆域的中国,濒临的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

横跨印度洋的海啸悄然而至,瞬息降临的灾难带来的不只是绝望的废墟、消失的村庄,还应该有深刻的反思。虽然暂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沿海会发生类似的海啸,但有着1.8万公里大陆海洋岸线、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3000万平方公进而海洋疆域的中国,濒临的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科桢先生记录考证了本世纪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风暴潮灾:1922年8月2日,强台风袭击了广东头地区,造成特大风暴潮灾害,当时台风强度超过12级,7万余人丧生,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王飞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由于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扰动或状态骤变等可以引发各种海洋灾害。即便是在灾害情况正常的2003年,全国因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仍达到80.5亿元,死亡、失踪人数128人,受灾人口达2000多万人之多。

“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灾害、巨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等。”中国海洋学会秘书长杜碧兰对记者解释说,“我国是最易遭受温带风暴潮灾害的国家。渤海、黄海北部沿海地区经常遭受东北大风袭击,产生温带风暴潮。”2003年全国沿海发生14次的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8亿元。

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大风和高潮区猛烈增水,酿成重大灾害。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科季节台风鼎盛时期,这类风暴潮的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南海是风暴潮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风暴潮所导致的海侵,在我国少则几公里,多则二三十公里,甚至达70公里,一次海潮曾淹没7个县。沿河道面积进水,房屋倒塌,农田被淹没,交通、电力、通迅设施尽数遭受破坏。

全球发热带海洋上每年大约发生80多次台风,其中3/4左右发生在北半球的海洋上,而靠近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则占了全球台风总数的38%,居全球8个台风发生区之首。其中对我国影响严重,并经常酿成灾害的每年近20次,登陆我国的平均每年7次,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2倍。

2004年夏季,台风“云娜”引发的风潮造成168人死亡,受灾人口近2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81.28亿元。

中国北部渤海湾西岸是我国沿海遭受海洋灾害最严重。十几年来,因风暴潮、赤潮、巨浪海水等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其他灾害。其中3次风暴潮灾就造成损失达15亿元,仅2003年10月11日温带风暴进接经济损失就达5.84亿元。

杜碧兰预测,“海平面上升可参是危及我国海洋安全的重要因素,未来3至10年内,我国沿海海平面涨势依旧,将继续保诗上升趋势。目前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正在实时监测海平面,特别是天津海沿海海面,因为这一海区的上升非常明显。

她说,“考虑到我国处于国际石油航道、部他海域氮磷含量超标,除了以上这些海洋灾害,未来几年油轮溢油、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将会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会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海洋灾难的救赎

面对瞬息息降临的海洋灾难,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拯救大多数人的生命。此次印度洋海啸的重要教训就是当地缺乏海洋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落后。

“在亚洲日本是海啸多发地,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但海啸却不多见,即便如此,我国的海洋监测部门仍然与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定期上报有关的海啸警报系统,被誉为是最好的国际性海洋灾害预警业务系统,正是这一预报中心第一个监测到印度洋的海啸。

杜碧兰强调,“我国天津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已经建立和完善了我们自己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警报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以及为海洋综合管理服务的监测和信息网格,实现对沿海海域的指定、连续、准确、长期监测和实对数剧通信。其中环境监测突出海洋灾害的监测,特别是风暴潮、巨浪、赤潮以及重大污染事件等海洋灾害的动态监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将纳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系统,为海上和近海的海洋生产活动提供实时的预报保障服务,特别是对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油已经从单一的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扩展到包括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状况、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和海洋灾害等多种监测在内的综合性海洋环境监测。

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卫星已在轨稳定运行多年,实现了预定目标,使我国有能力对所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水色环境实施大面积、实时和动态监测,并具备对世界各大洋和南北极地区的探测能力。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建立一个由8颗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测系统,期中发射2颗光学小卫星和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以初步形成对灾害与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2006年到2010年期间,再发射2颗光学小卫星和3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以实现对灾害与环境的动态监测,这将是我国首个以灾害和环境监测为主要用途的卫星监测体系,是发展气象、资源、海洋与灾害、科学技术实验与技术试验五大卫星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卫星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掌握海洋环境现状,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依据,为各级政府和涉海部门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损失的决策提供服务。

(摘自《瞭望》彭涛/文)(5—1125—GTZYB)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