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报道,1998年科学家发现地球持续发出完全不被人耳所查觉的“嗡嗡”响声,而且地球上某些地区的嗡鸣声比其他地区大。科学家近日得出结论,认为这种“嗡嗡”声来自于海浪同海床的碰撞,而且还对这种声响进行“精确定位”,认为其主要来源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
据悉,研究人员是在1998年通过一种叫做“地震检波器”的科学仪表首次发现这种地球的神秘“嗡嗡”声,当时他们称这是地球的“嗡嗡之音”。自发现之日起,这种声音的来源就是一个谜团。通过不断的观测研究,科研人员排除了声响来自于地震或者大气湍流的可能性,认定海浪冲撞海床产生了这种声响。
科学家认为,当方向相反、频率相近的2股海浪相撞时,就会产生特别的压力波,将能量传递到海床。压力波撞击海床时,能够产生持续的震动,频率大约为10毫赫兹。由于频率过低,人耳无法听到,但是地震检波器能检测到。
先前的研究认为,较浅的大陆架海域以及深海的海浪都对产生这种声响发挥了作用,但是最新的数据推翻了这一观点。科学家通过一个名叫“美国台阵地球透镜”的地震观测台发现,大部分的“嗡嗡”声来自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欧洲的西海岸海域也产生了一小部分“嗡嗡之音”,而深海的海浪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声音。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