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4:56 

在今年10月即将召开的伦敦公约缔约国第31次协商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越将以主席的身份出席并主持会议。对于这一新角色,陈越感到既自豪又充满挑战。

2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伦敦公约缔约国协商会议,感觉我们不受重视,话语权有限。那时我们国家穷,海洋倾废管理工作缺乏经验,要想在伦敦公约这个 ‘富人俱乐部’里显山露水确实不易。”陈越说: “当时我对会上说的内容都挺感兴趣,但又觉得不太熟悉,总想多和别人接触,但除了中国代表团的人谁也不认识,也难融入到那个圈子里,感觉挺孤独。”

20年后,没想到自己被选为协商会议主席。以前每次看到会议主席坐在主席台上主持会议都觉得挺威严,现在想想咱中国人也将坐在那个座位上了,这说明各缔约方对中国地位的认可,也说明我们已经开始融入到这个圈子里来了。”陈越如是说。

“过去主要向别人学,现在是互惠互利”

“国际合作司的前身是外事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大量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包括出国团组派出和外宾接待等等。后来外事办变成了国际合作司。经过这20多年的发展,现国际合作司已成为推动我局在海洋领域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部门。”20多年来陈越亲历并见证了海洋国际合作领域、范围和内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窄变宽,由浅入深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海洋国际合作几乎是空白。直到改革开放,我们逐渐与美国、德国、法国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当时特别渴望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得到先进的海洋调查仪器和设备。”陈越说: “那个时候,我们出去主要是为了向别人学习,因为我们与国外差距大,急需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的海洋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在海洋一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现在开展合作主要是互相学习,互惠互利。”

目前,我国已经与1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与40多个沿海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的工作。20多年来开展了中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日黑潮合作调查、中印尼海上联合调查等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海洋国际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国际合作与交流已遍布各个层级,有政府间的、研究所和业务中心间的、科学家之间的以及沿海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等等。 “可以说,我们的海洋国际合作已经全面开花。”陈越说。

“培养了人才,引进了技术,功不可没”

“国际合作需要与人打交道,通过这20多年来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现在我们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只要谈起与哪个国家开展哪个领域的合作,我脑子里总能想到该与哪个机构以及和谁去联系。”陈越说: “国际合作交流的最大收获不仅是引进了先进的海洋技术、调查设备以及管理理念等,对我国海洋科技、调查、管理、环保等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理念的人才,这些人才如今已是各海洋领域的带头人。应该说,国际合作在海洋事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