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洋报》消息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报道,日本科学家近日成功地在世界上最活跃的海底地震带钻探了约1.6公里深。这是第一个用于收集地震数据的深海钻探工程。
深海钻探船 “地球”号使用一种叫做隔水导管钻井的特殊技术,在距离日本东南部约58公里处的南海海槽地震带的上部进行钻探。通过收集岩样和安装长期监控设备,地质学家希望能够了解聚集在那里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隔水导管钻探需要在深海钻上套一根大金属管。这根金属管叫做隔水导管,可以从船上伸到钻探点,有效地将船和海底连接起来。研究人员通过钻管把微压泥送下,然后经由隔水导管返回。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学者蒂莫西·布里恩介绍说, “这样钻探的好处之一是微压泥可保持围岩不倒塌,这样你就可以钻得更深一些,而且更有利于控制,并可钻出近乎完美的垂直洞或急倾斜洞”。使用隔水导管还更容易把在钻探过程中收集到的矿样和岩石片送回地面。
这项计划是旨在通过钻探来解决各种科学问题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的一部分。据了解,这次钻探并不会引起地震。从日本获得的信息将有助于科学家理解其他地震高发区的版块边界,比如卡斯卡底俯冲带等。
科学家第一次在南海海槽钻探和取样是在今年5月12日。初步钻探之后,科学家对各种量表和测井仪进行了调节,使其可以进入钻井内测量温度、压力、水压和岩石渗透性。一旦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科学家们就准备在这个洞安装长期监控设备。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