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上半年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500亿
今年以来,山东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认真履行市海洋经济推进办公室的职责,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坚持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中心,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狠抓国家、省两个“海十条” 的贯彻落实,从集中集约用海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入手,推进烟台港西港区、大南山旅游、烟大铁路轮渡、乐天游艇码头等102个总投资1420.9亿元的涉海大项目建设,带动涉海产业膨胀规模,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上半年,全市完成海洋经济总产值516.4亿元,同比增长15.1%。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较快。上半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00万吨,同比增长8.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66.3万标箱。疏港交通体系建设拉开框架,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开工;烟台西港区、莱州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已开始建设,计划投资22.84亿元的18个港口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2.0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3%。
旅游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2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6.9%。大南山城市公园、旅游大世界等总投资288亿元的47个在建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47.3亿元。烟台莱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揭牌成立,全市省级旅游度假区总数达到5个,总规划面积90.12平方公里。龙口南山旅游、蓬达旅游、蓬莱八仙过海旅游等涉旅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我市旅游产业主力。成功举办了北方旅游交易会,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9个省市组成的1528个展位入会,约10万人参观洽谈,旅游收入达7.1亿元,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城市形象和国内外影响力。
造船及海洋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造船及海洋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48%。总投资140多亿元的中柏京鲁船业造修船设施、来福士海洋工程深水码头、龙口三联海洋工程制造、冰轮集团船用制冷空调等26个船舶制造及配套技术改造项目,已有16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6.2亿元。船舶工业集聚区规模不断膨胀,开发区船舶集聚区已发展船舶协作、配套部件供应和原材料供应等企业35家,完成船舶工业产值21亿元,其中京鲁船业二期工程被列入2009年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巨涛海洋重工入选全省3个海洋工程装备项目。
海洋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海洋风电、海洋生物制药以及海洋服务等新兴海洋产业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16%。海洋风电:全市已有大唐莱州风电一期、莱州东源土山风电等9个风电项目竣工投入运营,新增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14.9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7.4%。海洋生物制药:全市海洋生物制药完成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16%。烟台东诚生化公司投资4985万元的胶原蛋白技术改造项目、氨糖及硫酸软骨素车间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海洋矿产:龙矿集团海下采煤第三个工作面回采进入实质性阶段,成为全国唯一的实施海下采煤技术的煤炭企业和全国唯一的大型海滨煤炭企业,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下采煤技术和软岩支护技术,填补了国内海下采煤的空白。海洋化工:莱州银海工业园已有20家制盐企业和21家盐化工企业入驻,上半年完成产值19.2亿元。海洋综合服务:中科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一期工程竣工,引进国内外海洋科技人才110多名,其中博士以上80多人。该所与滨州学院共建滨海湿地研究基地,并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