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上半年渔业经济发展迅速 实现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
来源: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8:56
青岛市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结合区海洋与渔业实际情况,落实“三个坚持”大力推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渔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渔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区共完成水产品总产量8550吨,实现产值7316万元,水产品加工产量8684吨,出口创汇达1278万美元。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根据区自然条件与市场需求,先期引进掌状红皮藻苗种进行试验性养殖,在克服了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后,已取得初步成功,预计年内产量将达到3000公斤;大力培育海珍品品牌,积极发展海珍品专业合作社,引导渔业资源从零散向集约化发展,不断延伸渔业产业链条,努力降低金融危机对渔业经济的影响;推进甘水湾、竹岔岛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一个集增养殖业、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现代特色渔业示范区,加快推进传统粗放型渔业逐步向集约型、都市型现代渔业转移。
二、坚持以服务渔业为宗旨,夯实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以渔业稳定发展、渔民持续增收为重点,推出涉渔服务新举措、加大对渔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规模,提高服务渔业、渔民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沟通联系机制,落实和完善渔业结对服务、渔业热线服务、渔业专家顾问等制度,切实帮助水产企业和广大养殖业户提高应对金融危机及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完成了薛家岛一级渔港施工招投标工作,在推进甘水湾、顾家岛2处渔港维修改造的基础上,启动全区其他群众性渔港的维修改造工程;三是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规模,在唐岛湾海域一次性放流海蜇300万只,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夯实现代渔业的发展基础。
三、坚持以渔业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外向型渔业。为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充分整合渔业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力推进外向型渔业发展。积极推动渔船“并小建大、拆旧建新”,按渔业公司化运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竞争,提高远洋渔业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过洋性、大洋性渔业,年内拟建成450马力以上渔船9艘投入使用,增强渔船的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鼓励和支持三洋水产、鑫海丰、友清海产、三伏日水等辖区知名水产加工企业建立“公司+专家+科研+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集养殖、加工、出口、销售于一体的渔业产业化体系,全面提升水产品附加值。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根据区自然条件与市场需求,先期引进掌状红皮藻苗种进行试验性养殖,在克服了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后,已取得初步成功,预计年内产量将达到3000公斤;大力培育海珍品品牌,积极发展海珍品专业合作社,引导渔业资源从零散向集约化发展,不断延伸渔业产业链条,努力降低金融危机对渔业经济的影响;推进甘水湾、竹岔岛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一个集增养殖业、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现代特色渔业示范区,加快推进传统粗放型渔业逐步向集约型、都市型现代渔业转移。
二、坚持以服务渔业为宗旨,夯实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以渔业稳定发展、渔民持续增收为重点,推出涉渔服务新举措、加大对渔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规模,提高服务渔业、渔民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沟通联系机制,落实和完善渔业结对服务、渔业热线服务、渔业专家顾问等制度,切实帮助水产企业和广大养殖业户提高应对金融危机及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完成了薛家岛一级渔港施工招投标工作,在推进甘水湾、顾家岛2处渔港维修改造的基础上,启动全区其他群众性渔港的维修改造工程;三是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规模,在唐岛湾海域一次性放流海蜇300万只,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夯实现代渔业的发展基础。
三、坚持以渔业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外向型渔业。为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充分整合渔业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力推进外向型渔业发展。积极推动渔船“并小建大、拆旧建新”,按渔业公司化运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竞争,提高远洋渔业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过洋性、大洋性渔业,年内拟建成450马力以上渔船9艘投入使用,增强渔船的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鼓励和支持三洋水产、鑫海丰、友清海产、三伏日水等辖区知名水产加工企业建立“公司+专家+科研+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集养殖、加工、出口、销售于一体的渔业产业化体系,全面提升水产品附加值。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