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科学防范风险 实现造船业平稳较快发展
船舶是典型的大宗商品,有些单船价格甚至超过1亿美元,加上直接受国际经济贸易影响,其中蕴含的风险因素不容小视,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中船重工总经理李长印提出,经营企业的核心就是经营风险,控制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发展,在全系统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的数据,新一轮国际造船市场高峰从2003年开始,当年全球新船成交突破1亿吨,比上一年增长120%;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间,有5年新船成交均超过1亿吨,2007年更是创纪录地达到2.7亿吨。在国际船市高潮期间,船企面临订单“排队加塞”的火爆现象,即便如此,中船重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市场越好越谨慎。2004年成立船舶经营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一整套风险控制措施,加强船舶合同审查和规范管理,努力把其中的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在钢材的成本控制上,采取了各种风险控制办法。2004年11月,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鞍钢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大连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把造船与钢铁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创了国内造船与钢铁企业联姻的先河。目前,中船重工已经与鞍钢、武钢、首钢等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有效保障钢材供应。从2006年开始,中船重工在全集团实施钢材联合统筹订货,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规避钢材价格波动的风险,有效控制了成本。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1—5月份全球新船成交只有160万吨,同比下降超过97%。中船重工于今年初提出了“坚定信心、严控风险、危中求机、持续发展”十六字方针,确定了“保好军、做稳船、强力推进非船发展”的应对策略,在全面按时高质量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千方百计保交船、控风险、拓领域,实现民船做稳做强;做强做大非船传统优势产品,大力开发新产品,使非船成为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船重工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杨国民)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