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海域海面准备恢复清洁 准备把大连划几处垂钓区
海洋财富网讯:
记者在有关部门对市政协委员刘增良《关于发展特色旅游,精修大连滨海路》的提案答复中获悉,《大连市海上休闲垂钓管理试行办法》已完成起草,并列入市政府2009年立法计划。同时,我市南部海域已基本无浮筏养殖物,将选划几处垂钓区,同时,休闲垂钓区牧场化建设方案也将提出,明确垂钓区安全管理方案、垂钓船标准、垂钓区经营者规范等管理要素。
休闲垂钓业存在的问题多
有关部门介绍,我市休闲垂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很多,一直制约着我市垂钓业快速发展。主要包括:
一是垂钓活动受影响因素多,经营管理难。我市有过从事休闲垂钓经营方面的尝试,由于经营者投入多、责任重,而垂钓市场面窄、消费项目单一、垂钓者总体消费能力不足,再加上垂钓活动受季节、气候、潮流影响大,导致垂钓经营入不敷出,无法形成良性发展局面,这是制约休闲垂钓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是垂钓业行政监督管理尚无法可依。人工垂钓主要场所是在海上,涉及的管理问题是综合性的,牵涉的管理部门有海洋、渔业、旅游、交通、物价、环保、安全、工商等,目前没有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导致休闲垂钓业发展无法可依、无从实施有效管理。
三是安全管理难度大。对于海上休闲垂钓业体而言,由于其随意性很强,海况天气变化无常,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如何做好休闲垂钓的安全管理,保障垂钓者的人身安全,是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十分担心的问题。
南部海域已基本无浮筏养殖物
虽然休闲垂钓业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困难,但我市沿海特别是南部海域开展休闲垂钓也存在较好的发展机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垂钓消费群体正在不断增多,休闲垂钓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也随着收入的提高发生积极的变化;2、近年来我市海洋牧场化建设实践及理论成果显著,近岸渔业资源修复养护力度不断加大,未来的垂钓区可实施海洋牧场化建设,通过人工鱼礁投放及鱼类增殖放流等手段,更好地养护、增殖垂钓区鱼类资源,增强垂钓效果,促进休闲垂钓经营良性发展;3、经过三次养殖物专项清理活动,我市南部海域已基本无浮筏养殖物,海面恢复清洁、自然面貌,为发展休闲垂钓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
将提出休闲垂钓区牧场化建设方案
基于上述积极因素,为引导、规范我市休闲垂钓经营活动开展,促进休闲垂钓产业化、规模化,进而带动我市休闲渔业及旅游业发展,大连市海洋渔业局正在着手开展以下工作:
1、制定《大连市海上休闲垂钓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已完成起草,并列入市政府2009年立法计划。通过政府规章的形式,明确海上休闲垂钓发展规划、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明确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同时对经营单位、休闲垂钓船艇、从业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规范,为我市休闲垂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开展南部海域休闲垂钓区选划及管理的筹备工作。通过对我市南部海域、岸线情况调查,结合必要的海域本底调查、区域优势分析,在我市南部海域选划几处垂钓区,提出休闲垂钓区牧场化建设方案,明确垂钓区安全管理方案、垂钓船标准、垂钓区经营者规范等管理要素。
3、适时启动南部海域休闲垂钓试点,积极推动全市休闲垂钓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编辑:海洋财富网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