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海参养殖落户 使我国山东垦利20万亩荒滩变聚宝盆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2:02
在山东省垦利县东部的沿海滩涂上,昔日零星的养虾池以及大片大片的滩涂,如今已变成沟渠纵横、成方连片的海参养殖池,这是该县黄河口现代渔业区中20万亩海水养殖区开发的一个场景。目前,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1.7亿元,4.1万亩的起步区水电路讯沟渠闸等基础设施已完工,500多个海参池塘全部进入附着基建设阶段,近日就可以放苗养殖。
垦利县濒临渤海,发展海水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协对海洋经济发展非常重视,多次就海洋渔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提出了一些助推发展的意见建议。垦利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超前的思维,对全县海水养殖业进行科学定位,走高效品牌集约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
经过几年的探索,海参在黄河口试养成功并发展到1万亩。为尽快实现海参的规模化养殖,改变一家一户的单兵作战模式,垦利县规划了以海参养殖为主的20万亩黄河口现代渔业区海水养殖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等方式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县里注册资本4100万元成立“东营市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投融资的平台,完善基础设施面向社会招商。目前,该项目区已被列为东营市生态高效渔业示范区。
为实现海水生态高效养殖,该县严把陆源、海源两道水源污染关口,同时对养殖区的灌排设施实施分设,并实现了养殖尾水的零排放。以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投融资平台,吸引了大连有德集团、山东华隆集团以及烟台大学海洋学院三家在这里签订了2.6万亩为期26年的承包合同。特别是烟台大学海洋学院5000亩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更给渔业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渔业区项目建设负责人、渔业公司经理路后起说:“要搞好示范区建设,主要是解决好生态养殖、科技支撑、技术创新三个问题”。
随着海参池塘的开发,规划的1000亩的休闲渔业精品区及近6000亩水产品加工物流区也拉开了建设帷幕。据了解,这里还将成为每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的休闲旅游区。一个集养殖、加工、商贸、旅游、科研五位一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区将很快呈现在人们眼前。
垦利县濒临渤海,发展海水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协对海洋经济发展非常重视,多次就海洋渔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提出了一些助推发展的意见建议。垦利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超前的思维,对全县海水养殖业进行科学定位,走高效品牌集约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
经过几年的探索,海参在黄河口试养成功并发展到1万亩。为尽快实现海参的规模化养殖,改变一家一户的单兵作战模式,垦利县规划了以海参养殖为主的20万亩黄河口现代渔业区海水养殖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等方式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县里注册资本4100万元成立“东营市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投融资的平台,完善基础设施面向社会招商。目前,该项目区已被列为东营市生态高效渔业示范区。
为实现海水生态高效养殖,该县严把陆源、海源两道水源污染关口,同时对养殖区的灌排设施实施分设,并实现了养殖尾水的零排放。以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投融资平台,吸引了大连有德集团、山东华隆集团以及烟台大学海洋学院三家在这里签订了2.6万亩为期26年的承包合同。特别是烟台大学海洋学院5000亩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更给渔业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渔业区项目建设负责人、渔业公司经理路后起说:“要搞好示范区建设,主要是解决好生态养殖、科技支撑、技术创新三个问题”。
随着海参池塘的开发,规划的1000亩的休闲渔业精品区及近6000亩水产品加工物流区也拉开了建设帷幕。据了解,这里还将成为每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的休闲旅游区。一个集养殖、加工、商贸、旅游、科研五位一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区将很快呈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