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部海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陆源排污口仅1个达标;其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和差的比例分别为11.5%和45%;生态环境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海水环境质量较差造成

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李明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39 

中国海洋报记者 李明春

近日,记者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了解到,2005年通过对北海分局管辖海域陆源排污口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掌握了该海域内排污口污水总入海量,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磷酸盐、悬浮物、五日生化耗氧量、粪大肠菌群等。重点排污口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处于优良和良好的比例分别为17.4%和26.1%,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和差的比例分别约为11.5%和45%,污水排放达标的排污口仅1个。生态环境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海水环境质量较差造成的。

该项工作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切实履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强化对陆源入海污染物及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监测监督。根据《2005年北海区陆源排污口监测实施方案》,2005年北海分局管辖海域的21家海洋监测单位对本区内的23个重点排污口和239个一般排污口多次组织开展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对该海域内的陆源排污口和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监测和评价,较为全面地掌握了陆源排污状况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在被监测的23个重点排污口中,A级(红色标识)排污口1个, 第二类污染物多项多次超标,污染最严重,对海域环境危害非常大。B级(橙色标识)排污口10个,对海域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约占重点排污口总量的43.5%。C级(黄色标识)排污口4个,对海域环境有一定危害或潜在危害,约占重点排污口总量的17.4%。D级(蓝色标识)排污口7个,排污口皆为第二类污染物一项超标,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存在潜在危害较小。

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磷酸盐、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耗氧量、石油类等。超标污染物多为无机氮、磷酸盐、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耗氧量、石油类等。23个重点排污口中17.4%邻近海域海水质量基本满足海洋功能区要求;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为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除一处排污口临近海域沉积物中硫化物超标,一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汞、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超标,其他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皆无超标现象,沉积物质量基本能满足海洋功能区要求;生物体中监测污染物为大肠菌群、石油烃、重金属,皆无超标现象,但石油烃含量相对较高,且部分站位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分布密度低,生物多样性低,个别监测海域甚至局部出现无底栖生物区。

实测的213个一般排污口中污染严重,对海域环境影响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需要重点加强监督管理的B级排污口有34个,约占一般排污口总量的16%。对海域环境有一定危害或潜在危害C级排污口有56个,约占一般排污口总量的26.3%。

在该海域内的所有陆源排污口中,有38个排污口无超标污染物排放,陆源排污口的排放达标率仅占17.8%。污染较严重的排污口主要分布在锦州市、营口市、沧州市、天津市、滨州市、烟台市、青岛市等区域。

2006年1月17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