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渔业:站在新起点 建设新渔区

来源:田 良 高贤忠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4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渔业和渔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渔业发展和渔区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五”末年,山东渔业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了一个新的平台,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渔业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到200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可达720万吨,与“九五”末相比,年均增长0.6%;渔业总产值1250亿元,年均增长12.0%;渔业增加值可达540亿元,年均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由“九五”期间的87亿元增加到136亿元,增长56.3%。在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渔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05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年均增长3.1%,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渔业经济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许多地区,渔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优势主导产业更加突出

优质高效品种产值已占到海水养殖产值的70%以上,水产品养殖产量由“九五”末的287.3万吨增加到442万吨,养殖产量、产值占总产量、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61.4%和 63.3%,其中,海参养殖面积2.4万公顷、产量5万吨、产值75 亿元。海洋捕捞产量由“九五”末的307.8万吨下降为2005年的270.2万吨;远洋渔船数量由201艘增加到310艘,产量比“九五”末增长113.7%,产值达到20亿元,翻了一番;累计拆解渔船2053艘,转产转业渔民1.01万人。水产品加工产值400多亿元,与“九五”末相比,年均增长12.6%。渔业第三产业产值290亿元,年均增长11%。

科技兴渔取得新突破

全省已建立海洋药物、水产饲料、生物制品、海藻良种、海水养殖新品种培育、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0多处省市名优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15个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十五”期间,全省共取得渔业科技成果350多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培育出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和“东方2号”海带新品种,水产养殖品种由“九五”末的30多种发展到70余种,其中产量在万吨以上的养殖品种有26种。全省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全省渔业企业达到1700 家,通过认定的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其中国家重点渔业龙头企业5家。建设水产品加工园区10个,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水产品年加工量370万吨,精深加工产品比例达到60%以上。已制定完成了100多项地方渔业标准,建立了20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认定认证了101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和168个无公害产品。“十五”期间,全省新批渔业外商项目98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有302家水产企业获得欧盟注册或HACCP认证,2005年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近28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水产品出口额的30%和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32%。

基础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

“十五”期间,全省共出台5部渔业法规、规章、30余项规范性文件;已累计发放养殖使用证8220本,确权面积480万亩,占已养面积的51%;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21.9亿尾,底播增殖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4032亿头(粒),回捕增殖水产品370万吨。2005年全省用于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项目的投入资金达1亿元,人工渔礁建设规模达到25.6万空立方;“十五”以来共培训各等级船员5万多人,组织大规模专项执法活动48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2万余起;共救助遇险渔民3500人、渔船790余艘,挽回经济损失7亿多元。
“十一五”时期是山东渔业经济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买进关键时期。山东渔业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更快更好发展。

——渔业综合经济实力

到2010年,全省渔业总产值由2005的125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0亿元,年均增长10.0%;渔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4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00亿元,年均增长10.8%,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37:40:23调整到2010年的30:40:30;渔业产值和增加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分别达到16%和18%,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资源和环境保护

2010年全省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分别压减到4.5万艘和150万千瓦以下,捕捞强度明显下降。通过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使60%以上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和40%以上的典型水域生态系统得到保护,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濒危物种数目增加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科技自主创新

“十一五”期间,重点突破5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培育和引进10个养殖新品种,新建10处省级渔业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和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

——渔业国际化战略

到2010年,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达到300万吨、进出口总值50亿美元,年均增长10.5%和15.3%,其中出口160万吨、创汇40亿美元,年均增长12.7%和14.2%;远洋渔船360艘,产量35万吨,产值45亿元;利用外资8亿美元。

——渔民收入增长

到2010年,渔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7200元增加到2010年的9200元,年均增长5.8%。渔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渔区小康社会初步实现。

——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理念

积极推进渤海环境综合整治,修复渔业资源,营造“海底森林”,2010年全省水产增殖业增加值50亿元。实施优势主导水产品培育工程,重点抓好十大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优势主导水产品和15个地方特色品种,推广离岸生态养殖和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2010年全省水产养殖业增加值达200亿元。打造“山东海洋蔬菜”品牌、“山东蓝色旅游”品牌、“山东半岛国际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品牌,2010年基本实现渔业标准化生产,培育100个山东省知名渔业品牌。

——建设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规划四大渔业功能区:近海及内陆自然生态渔业区;沿海沿黄优势水产养殖产业区;先进水产加工制造产业区;现代渔港经济区。抓好1个地级市、10个县(市区)、30个乡镇的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建成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富裕文明、环境优美、渔业特色鲜明的现代渔业经济区。

2005年12月29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