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改善近海海底生态建国内首个贝类生态区

来源:渤海早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3:53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天津市计划在汉沽区近海区域规划建设国内唯一贝类底栖生物海洋生态区,面积预计达到35平方公里。目前生态区已基本完成海域划定和划定区水质检测。建成后,将有助于改善天津近海区域的海底生态状况,并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据介绍,底栖生物即生活在江河湖海底部的动植物。底栖贝类生命周期长、分布广、易富集污染物,常用作海洋生态系统污染暴露与效应的生物指示物。同时,贝类具有良好的过滤和富集特性,可以吸附并消耗苯、酚等多种有毒物质,消耗海水中过剩有机物,起到净化海水作用。

生态区位于汉沽区营城镇,以蔡家堡村至大神堂村以南水深5的海域为中心。该海域是扇贝、红螺等贝类的主要栖息场所,资源量达5000余吨;其中在大神堂岸外的现代牡蛎礁,为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纯天然泥质牡蛎礁,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生态区建成后,将有助于改善天津近海区域的海底生态状况。

据了解,贝类底栖生物海洋生态区将禁止任何渔船进行捕捞作业,将设立标志禁止任何船只进入,以保护海底贝类繁衍生息。此外,本市还将通过持续投放大量人工鱼礁的方式,为海底贝类及鱼虾提供庇护、栖息及产卵场所。每个人工鱼礁群由50个单个礁体组成,可以建立良好的海域生态环境,并可以有效限制偷渔现象发生。有关部门还将放流优质经济水产品种。(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