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就我国近海海洋水体环境调查答记者问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渔船检验局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54 

查清近岸海洋环境状态 服务各类海上活动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就我国近海海洋水体环境调查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杨 威

7月15日,我国海洋调查史上规模最大、调查要素最多、调查技术最先进的近海海洋水体环境调查全面启动。此次调查涉及海域范围面积达102万平方公里,分夏、冬、春、秋四季,在我国近海自北向南准同步进行,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

记者:请您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水体调查?

周司长:“水体调查”是指对反映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状态和性质要素的观察和观测,通过科学分析和研究,揭示海洋环境状态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人类的海上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此次水体环境调查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周司长:海洋水体环境的自然变化率相比于海洋地质环境的变化要快得多,变化周期从周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一直到十年际和百年际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研究科学问题的时间尺度不断地组织调查,以掌握其变化规律。我国已有20余年没有进行全面的近海水体综合调查,近20年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通过开展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全面更新我国近海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水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基础资料,摸清我国近海海域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与生态等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综合评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基本依据。

记者:请您谈一下,今年7月15日-8月30日首先展开的2006夏季水体环境调查的突出特点。

周司长:此次夏季水体环境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作业范围广。此次调查活动北起鸭绿江口,南至海南岛近岸海域,作业面积达102万平方公里,设计站位达2000多个。二是涉及学科众多。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综合了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光学和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等学科在内的基础性海洋水体环境调查。三是全国准同步。在今年夏季的这次水体环境调查中,我们首次采用了全国准同步的方式进行调查作业,利用沿岸边及岛屿的海洋站、船舶、浮标、卫星遥感等进行海—陆—空立体观测,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四是参与单位和部门多。沿海11个省(区、市)、交通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海洋局所属4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其中,共使用大、小船只50余艘,涉及作业人员3000余人次,历时1个半月。五是仪器设备先进。此次调查过程中,各项目承担单位都花重金为出航船只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并采用了最先进的调查手段,尤其是在统一国际调查标准、确保调查数据通用且具有较高对比性等方面下了很大力气。

记者:据了解,在今年夏季航次调查中,我国是首次开展海洋光学调查,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周司长:这次光学调查项目是由国家海洋局领导,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牵头,联合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海洋光学研究领域强势科研群体共同完成。调查从今年开始到明年结束,耗时两年,共进行36个航次的调查,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大规模、多区域的同步光学调查,调查区域几乎覆盖中国所有近海海域。通过本次调查获得的全国海域范围的光学参数在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水色遥感器最佳波段的选择、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海洋国防建设以及海洋基础学科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研究我国海洋光学特性的区域性分布和季节性变化提供基础数据。通过这些参数,我们可以了解海洋光学的特征,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为“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提供基础数据,进一步促进海洋光学学科的深入发展。

记者: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会对此次夏季水体调查中涉及的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很感兴趣,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周司长:鉴于陆生资源的日益匮乏,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药物学家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向“大海要药”的热潮。伴随着生化提取分离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制备海洋药物与天然产物已经成为一个新兴海洋产业领域。当前国际海洋药物开发的热点除开展对已知海洋药源进行现代化深加工、继续做大做强产业发展链外,对天然海洋药物资源的调查和筛选仍然是本领域的主要走向。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利用海洋药物最早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海洋药物有10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经过40年的努力,在资源普查、水产养殖、老药材新药用及新海洋药用生物的发现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高,初步了解了我国海洋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目前我国已知的药用海洋动植物有1000多种,以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有20多种,以海洋生物配伍其他药物制成的复方中成药近200种,海洋药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正是看到了海洋药物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海洋药物产业的平均年增长速度高于20%。但要指出的是,海洋药物资源开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重要海洋药物资源趋于枯竭;二是开发利用的海洋药物资源种类十分有限;三是某些海洋药物资源的药用价值没有准确掌握;四是对重要海洋药物资源的现存资源量评估不准。

此次调查研究正是针对目前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首次对我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大规模的调查评价。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摸清药用资源的家底和耗损情况,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鉴定,评价海洋药物资源利用前景,建立海洋药物资源数据库、珍稀濒危药用物种及资源蕴藏量预警系统,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海洋药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措施,促进海洋药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将采用民间调访的方式,收集沿海民间海洋药物验方、秘方和偏方,以及有关海洋药用生物的养殖生产情况等。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编纂当代海洋药物专业辞书《中华海洋本草》,以全面系统地反映海洋药物历史和现状的全貌,从而为深入开展现代海洋药物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提供经典性文献和重要科学资料。

2006年7月21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