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努力改善渤海海洋环境—访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房建孟

来源:李明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6:08 

58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首次发布了 2008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的发布引起环渤海沿岸各级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记者就渤海环境保护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专访了北海分局局长房建孟。

发布《公报》冀望增强保护意识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对渤海的环境保护十分重视,北海区也建立了海区工作协调机制。请问针对渤海海洋环境保护,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渤海首次发布《公报》将对渤海环境保护产生什么促进作用?

房建孟: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于20091月获国务院批准。规划中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的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系统等五大重点任务,体现了渤海环境保护任务的综合性、战略性、客观性与长期性。近年来,环渤海三省一市及绝大部分沿海地(市)人民政府相继编发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对辖区内未来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规划。

国家海洋局已启动了 “渤海环境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价”专项工作,全面提升对渤海环境现状的认知能力和对环境问题的诊断水平,解决渤海入海污染物总量、渤海海峡污染物输移通量以及渤海环境容量等关键问题。

2008年北海分局和环渤海省(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开展了渤海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长期布设在渤海的3000多个监测站点开展了海水质量、近岸贻贝、海水浴场、海水增养殖区等23类海洋环境监测。按照《海洋监测规范》《海洋调查规范》和有关技术导则,获取了80多万组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评价,编制了《渤海海洋环境公报》。《公报》阐述了渤海的现状和演变趋势、污染源的状况和潜在的环境风险。我们希望通过《公报》的发布,提高公众和社会各界对渤海的保护意识,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这片蓝色的国土。

渤海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记者:从对渤海的多年监测结果来看,目前渤海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压力?

房建孟:多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渤海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压力:(1)近岸海域环境污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局部海域海洋功能退化。(2)渤海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典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3)溢油、赤潮等灾害潜在风险加大。(4)入海陆源污染依然严重,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影响明显。(5)环渤海区域海洋开发规模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趋凸显。

记者:近年来渤海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如何?整体环境质量究竟是好了还是坏了?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您预测一下渤海环境污染状况的发展趋势?

房建孟:总体上看,渤海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渤海中部海域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清洁海域面积有所增加,但渤海近岸污染海域范围在扩大。2002年污染海域面积为0.36万平方公里,而2008年增加到1.38万平方公里。污染海域尤其是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湾底。这些海域恰恰是沿岸经济热点区,也是环境和生态的敏感区,因此渤海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是造成渤海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沿海各级政府均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随着《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批准实施,渤海海洋环境状况的改善还是有希望的,当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的努力。

记者:从 《公报》来看,渤海的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污染仍是渤海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请问渤海的污染源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渤海近岸海域污染?

房建孟:渤海污染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陆源污染源、海上污染源及大气污染源。其中,陆源污染源又分为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染源、入海河流污染源和非点源污染源。

目前,我们已经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染源、入海河流污染源以及海上污染源进行了监测。大气污染源和非点源污染源在今年实施的“渤海环境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价”项目中开展。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善渤海的污染状况,就要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兼顾”的原则,加强从沿岸排污口到河流、从入海口到流域上游地区的污染源控制。建立各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建立以氮、磷为主的总量控制制度,建立海洋领域的减排指标。此外还应建立总量控制监管联动机制,实现对主要污染源的分配排放监控,从根本上遏制各种污染源对渤海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灾害要早发现、早预警

记者:在《公报》中溢油作为一种海洋灾害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有何损害?作为防治海洋工程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主管部门,你们已经采取和即将采取哪些措施对溢油灾害进行监管?

房建孟:溢油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快速、有效的控制和清除溢油污染,对保护海洋环境至关重要。作为防治海洋工程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主管部门,北海分局近年来加大了对海上溢油的监管力度:建立了以卫星遥感、海监飞机、船舶巡航、陆岸巡视为主的溢油监控预警体系;开展了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巡航执法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处置各类海上突发事件;针对海上无主漂油,我们建立了基于油指纹库的溢油检验鉴定业务系统,建立了渤海原油指纹库,目前已有原油样品1000多个。此外我们还开发了具有国家先进水平的油指纹快速鉴别系统。在溢油事故发生后,通过油指纹分析鉴别系统可快速从数据库中查询可疑样品,锁定溢油源。

记者:2008年黄海暴发浒苔灾害。渤海是否也存在暴发浒苔灾害或其他新型海洋灾害的的危险?有无应对措施?

房建孟:2008年黄海浒苔灾害期间,8月天津附近海域曾发现漂浮浒苔,与青岛浒苔灾害为同一种,但没有形成灾害。面对日益多发的海洋灾害,国家海洋局进一步开展相关的深化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针对绿潮灾害,2009年已启动 “我国绿潮灾害调查及其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项目,加强对浒苔等绿潮灾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北海分局在2009年将加强针对水母的监测预警工作。对这些新型的海洋生态灾害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记者:从 《公报》中看出,近几年渤海盐度上升,其原因是什么?盐度上升所产生的危害是什么?能否控制盐度的继续升高?

房建孟:目前由于入海径流量的锐减,渤海海域呈现平均盐度升高、低盐区面积萎缩的趋势。渤海盐度升高最主要的危害是改变了河口海域生境,致使很多海洋生物的产卵场退化或消失,严重影响了渤海的生物资源。要控制渤海盐度的持续升高,需实行全流域节水行动,提倡污水处理回用,增加渤海的生态用水量,使渤海入海水量恢复到1980年以前的水平。

记者:围填海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严重的。目前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房建孟:国家海洋局在海域使用管理中按照 《海域使用管理法》和 《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各类用海活动的审批都严格实行海域使用论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针对围填海等海洋工程的管理又相继出台了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关于加强区域建设用海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 《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规。今年又出台了 《建设项目填海规模指标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围填海活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