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争端看蓝色国土意识

来源:田德政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6:26 

近日,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09》显示,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依然严峻。在南海,目前南沙群岛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表面上看是岛礁之争,实质是资源之争。在东南亚地区,南沙群岛争端解决没有实质性进展,中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状况没有改观。(517日《楚天都市报》)

近些时日,是中国南海的多事之秋。先是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了领海基线法案,该法案将我国领土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几个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接着,越南和马来西亚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联合提交了划界提案,提出南海岛屿的主权主张。就在中国就马越联合划界案照会联合国秘书长的同时,越南又单独提交了一份大陆架划界案,声称其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南海争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南海问题”,主要是指南海周边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的“六国七方”,关于南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以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我国南海水域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在这当中,绝大多数岛屿或条件较好的礁滩均被周边他国控制。各国间主权主张又多交叉重复,形成复杂局面,而久拖不决。

有这么多的国家觊觎南海主权与资源,强行侵占我国所属岛屿。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蓝色国土主权意识缺乏,海疆意识的淡薄。由于缺乏对海洋主权充分的认识,使一些远离陆地的岛屿长期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与管理,使得他国有了可乘之机。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1.4万多公里的岛屿岸线,6500多个海岛,管辖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公里,领海和内水达38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区凭借临海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环境条件,以国土总面积的13%承载着42%以上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可是,我们的蓝色国土意识、海洋主权观念,却与之不相称。

一提起海洋疆域,不少人一脸茫然。前些年,《中国青年报》举办了一次“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的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国民的海洋意识非常弱,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缺乏蓝色国土意识,许多人都忽略了我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对有关国家瓜分我海域,侵占我岛礁,掠夺我资源财富的情况更是知之甚少。

反观我们周边的国家,海洋主权意识却比我们强烈得多。韩国自2002年始,就向地处我国东海的苏岩礁投资212亿韩元,兴建“韩国离於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以达到永久化占领的目的。东邻日本更不甘心落后,针对中日尚存争议的直径仅数米的“冲之鸟岛”,2005年起日本政府决定拨款1000万日元,在冲之鸟岛设置灯塔、移植珊瑚,以明示岛周围200海里为日本专属经济区。

为了一块小小的海上礁石,这些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而我们的一些小岛却因种种原因,长期无人居守,被他国所侵占,惨痛的现实教训告诉我们,海洋意识淡薄,对海洋权益缺乏敏感性,就会被动吃亏,也会因此丧失了许多发展机遇。为此,海军少将张召忠近日撰文呼吁,要引导公众建立蓝色文明,增强海洋意识。

海洋对中国未来的生存显得十分重要,可是与周边的国家以及世界海洋强国相比,我们的蓝色国土意识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强化人们的蓝色国土意识与海洋主权观念,加强公民海洋疆域意识教育应该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