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如松呼吁重视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国海洋报记者 张一玲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在生态环境研究上颇有建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国家应高度重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王如松代表说,国家提出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能耗降低20%左右。当前陆地上正面临着缺水、缺电、缺各种原材料的危机,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任务,资源从哪里找?只能寄希望于海洋,海洋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国家应加大对海洋意识、海洋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民众真正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王如松说,过去我国在海洋环境、特别是海洋生态的研究保护上重视是不够的,研究少、投入不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海洋里有人类需要的大量的海产资源、海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怎么才能充分利用、合理利用起来?这就需要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企业家进行前期的研究开发,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把海洋开发搞起来,将来循环经济的一个重点就是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
王如松认为,控制好陆地废弃物入海,可以使一些污染物质变成资源,让适量的营养物质进入大海,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为人类服务,这是生态科学的前沿课题,前景非常诱人。
王如松还从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出发特别强调,要搞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注意海洋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因为人类不可能把自然绝对地保护下来,如果那样的话人类就难发展了。他特别赞成我国老生态学家张茜过去在江苏大丰搞生态县建设的作法。他说,如果不去有秩序地开发,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生存、发展就会无序地开发,就会对海涂造成更大的破坏。像大丰在两个自然保护区外,将剩下的海涂拿出10%来进行开发,发展休闲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这样既可以为当地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湿地的熟化,加速海岸带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他称,这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很好方法。
摘自《中国海洋报》1490期
2006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