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大力推广海洋渔业新科技

来源:王西辉 陈常国 司凯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7:28 

1-4月份,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40384吨,实现水产品产值15876万元,同比增长9.6%6.4%

谈及这一连串喜人的数字,东港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田文钊深有体会:“通过建设‘海上东港’工程,大力推广海洋渔业新科技,使东港区的传统产业海洋渔业,激发出新活力,焕发了

青春。”

东港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加快建设海洋特色的新兴城市”实践载体,以服务渔业渔民为出发点,以建设海洋渔业强区为落脚点,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广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促进了全区海洋渔业的优质高效发展。

该区海洋渔业部门树立了“依靠科技、率先发展、优质发展、富民兴渔”的发展理念,力塑“海上东港”新形象。在服务渔业渔民工作中,建立完善了便民利民服务机制,以科技服务,促执行力成果转化,着力实施了科技入户、入池、入海,科技“三入工程”。

科技入户脑袋“富”。今年,按照《东港区2009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区沿海镇街道近5000个养殖户中,遴选了200个科技示范户,成立了“科技示范工程专家组”,并积极争取日照市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学院的支持,将3名教授纳入科技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实行包村联户制。着力在病害防治、用药指导、新技术培训、新产品推广等方面为民服好务。目前,已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5期,培训渔民400人次,发放“明白纸”4000余份,已有1200余人拿到了省劳动厅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科技入池鱼塘“肥”。426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无偿支持的350万尾“黄海Ⅰ号”对虾苗种和35万尾“黄海Ⅱ号”苗种,在涛雒朝阳村进行池塘放养,使该村1100亩海水池塘全部实现对虾良种化。今年41日,经过各级努力,东港区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签署了共建“农业部渔业科技服务年科技示范区”协议,从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及渔民培训等方面进行支持,为该区海洋渔业发展提升了标杆,注入了活力。同时,该区争取到农业部对虾体系建设综合站日照站,为加强池塘对虾体系技术研究打下了基础。

科技入海海水“沃”。东港区把浅海生态养殖建设作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通过推行贝藻参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实施龙须菜、海参与扇贝等品种间养、轮养,促进了养殖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健康养殖型渔业的发展,实现亩产值近万元,户均收入20万元左右。目前,该区浅海综合生态养殖面积已发展到8.5万亩。为修复和优化海域生态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的场所,在渔业部门的争取下,投资2400万元的人工鱼礁工程建设目前正在两城万宝加紧推进,对保护和繁殖近海渔业资源,促进渔民增收将产生积极作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