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中国从面对“船坚炮利”到和谐海洋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9:38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大阅兵,4月23日在青岛某海域举行。来自五大洲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到青岛参加了阅兵活动。 (中新社发 宋吉河摄)

香港《大公报》24日发表社评说,从海上开始的屈辱,必须从海上结束。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建设起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今天,中国人民不仅不再需要面对“船坚炮利”的威胁,而且,中国海军有能力保护自己海洋领土之余,还有力量参与维护海洋和谐的国际行动。

社评摘录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庆祝海军诞生六十周年盛大海上阅兵仪式,昨日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隆重举行,二十五艘中国舰艇以及来自俄、美、法等十四个国家的二十一艘舰艇接受了检阅。

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活动,也是中国海军首次举办有外国海军参与的国际舰队检阅;后者是海军这一军种特有的礼仪活动,中国舰艇过去也曾参与过其它国家海军主办的同类活动。

在刮起了四、五级风的青岛海面,中国自主研制的核动力潜艇“长征六号”和“长征三号”首次公开亮相。而此次青岛阅兵更被外国视为了解中国海上作战实力的一个机会。中国海军从建国初期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要乘渔船出巡,到今天已经建成拥有三大舰队、五大兵种体系的海上长城,其实力和变化令举世刮目相看。

对此,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检兵仪式上致词时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包括海军在内的中国军队,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和谐海洋”,是这次青岛大阅兵的主题。对此有人戏称,如果海洋“和谐”了,那还要海军来干什么?其实,恰恰相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不仅无法维持海洋和谐,就是连保卫自己的国土也只会变成一句空话。在历史上,中国吃“海洋不和谐”的亏,可说恨如海深。

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页,就是从海洋开始的;今天的中小学生,在历史课本上一定都会读到“船坚炮利”这句话,多少中国的土地、口岸,多少中国人的生命和尊严,就是断送在外国“船坚炮利”的威胁和侵略上。

一八三九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派义律率军舰四十八艘、士兵三千进逼广东,一八四二年清廷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南京条约》,赔款二千万银元、开放五口通商、“割让”香港。港人一百五十年被“殖民”的屈辱也是从海洋开始的,直至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彭定康在皇后码头登上“慕莲夫人号”离去为止。

而且,就是昨日中国海军扬威踏浪的青岛,在一八九八年也曾与胶州湾一起,被德国强行“租借”;今日飘扬五星红旗、解放军军旗的海面,当日行走的是德国军舰、飘扬的是外国国旗。

从海上开始的屈辱,必须从海上结束。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建设起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今天,中国人民不仅不再需要面对“船坚炮利”的威胁,而且,中国海军有能力保护自己海洋领土之余,还有力量参与维护海洋和谐的国际行动,不久前派到索马里海域为中国商船护航的舰队,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昨日的青岛大阅兵行动,在港人社会引起了热烈的关注,街头大屏幕电视新闻一次又一次播放,市民都驻足而观,议论滔滔。强大的祖国、强大的海军,每一个中国人、港人都由衷的感到欣慰和自豪。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