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中国海军海上阅兵是次“成年礼”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9:56 

法国《欧洲时报》421日刊发时评文章说, 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交流活动和海上阅兵式,中国海军的这一举动从筹备时就受到世界瞩目,包括法国、美国等在内的五大洲29个国家更欣然接受邀请,或派出海军代表团,或派出舰艇赴会。中国人不会忘记,一百多年前,就在与青岛相距不到300公里的胶东半岛另一侧,中国第一支、也是当时亚洲最先进的近代海军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今天,新中国海军在这里邀约世界宾朋,其所要传递的当然不是逞强示威的霸道,而是一个热爱和平、与邻为善民族的
文章摘录如下:
60年前的4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式组建。为了纪念这一诞生日,从本周一开始,中国海军在青岛市及其附近海域同多国海军一道举行多项交流活动和海上阅兵活动。
中国军方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此举主要目的是增进各国海军官兵的了解、互信和友谊,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共创和谐海洋环境。
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交流活动和海上阅兵式,中国海军的这一举动从筹备时就受到世界瞩目,包括法国、美国等在内的五大洲29个国家更欣然接受邀请,或派出海军代表团,或派出舰艇赴会。
有海外舆论指,日益强大的中国不仅要向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展示其开放度和军事透明度,更表明长期以来重视陆疆守卫、且以陆上力量见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将战略发展重点转向海洋。
外界似乎也从一周前海军司令员吴胜利高调接受官方的新华社专访中得到了印证。这位服役海军长达40余年的将军用边打边建、驶向深蓝、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等关键词解读了海军的成长历程和未来规划。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今,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甚至信息化,已发展成为一支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部队五大兵种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军种。目前,北海、东海和南海三支舰队已拥有数十支驱护舰支队、快艇支队、登陆舰支队、作战支援舰支队以及相当数量的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去年底的派出舰艇赴亚丁湾护航,还是此前多次编队出访欧美、环球远航以及与不同国家海军举行联合军演,中国正在有意识地给海军提供各种积累实战经验、提升自身应战能力的机会。
不过,即便是这样,中国海军依然无法跟上世界各国海洋军力发展的步伐,依然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能否打赢一场现代海洋战争,能否保卫中国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能否保卫中国的海洋权益以及中国人在海上航行中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海内外华人。
在中国南海、东海和黄海近年来频频出现同周边国家的利益冲突后,大陆媒体所做的一份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海洋防卫能力表示担忧。尤其是中国海军建设在美日等国媒体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隔几年就要炒作一次中国威胁论中国要造航母的烟幕中踯躅不前时,坊间甚至掀起过对中国国土防卫战略的质疑。
当美国的航母编队从以常规航母为主晋级为清一色核动力、排水量多在1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航母编队时,当日本从悄悄建造宙斯盾导弹巡洋舰到迅速亮出直升机反潜航母时,当韩国、印度等纷纷公开大造航母时,外界忽然发现,与这些国家的海上实力和发展速度相比,中国海军的发展其实并不容乐观,中国的海洋防御问题日益凸显。
虽说有无航母不是衡量一国海军实力的唯一标志,但作为现代海军军力组成中的龙头老大,航母既在战略上也在具体的远海战役中均难以或缺。中国要调整国防策略,扭转海洋防卫中的被动局面,发展包括航母在内的海上力量已迎来最佳机遇。
同时,中国海军建军60年的历程也告诉人们,海军虽偶有小战,毕竟没有经历大战磨砺,基本是在和平环境中长成,甚至亲历过远洋惊涛骇浪的舰艇和官兵也不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面对广阔的海洋,必以开放的心态和超常规思维透过远航演练,并与各国海军深入交流等方式实现突破。封闭和夜郎自大永远是海军进步和强大的敌人。
中国人不会忘记,一百多年前,就在与青岛相距不到300公里的胶东半岛另一侧,中国第一支、也是当时亚洲最先进的近代海军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今天,新中国海军在这里邀约世界宾朋,其所要传递的当然不是逞强示威的霸道,而是一个热爱和平、与邻为善民族的成年礼
维权意识强烈 知识储备不足 呼唤强大海军
1433年,明宣宗下达了严厉的“禁海令”,禁止沿海居民从事外贸活动。约有千余艘船舰的明帝国就这样放弃了海权,告别了大海。这意味着海洋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下坡路。近六百年过去了,中国人还会把后背对着海洋吗?
从2009年4月6日开始,《国际先驱导报》联合凤凰网和天涯社区进行的联合调查发现,与中国海洋权益被侵犯的现状相比,中国公民的海权意识正逐渐走向成熟。
在这项于4月23日中国海上大阅兵前夕截止的调查中,有4.4万多人踊跃参与调查。一位参与调查的网友说,“中国人应该加强海权意识,增加海权知识,明确维权战略,坚定维权意志,提高维权决心,增强维权实力。”
海权观念与西方差异大
海权,这个几年前仅限于国内学术界的词汇,如今正在走向时髦。本报调查发现,有7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包括在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内航海、养殖、捕捞、开采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排它性的权力,而仅有15.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是控制海洋的权力。
恰恰相反,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无非是控制海洋的权力。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曾经表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9世纪美国海军战略学家马汉甚至声称“海军即海权”。国防大学海军少将杨毅对《国际先驱导报》指出,“中西方对海权概念理解上的差异表现出双方战略文化的差异。”海权观影响海洋战略,西方扩张性的海洋文化注定了其对外侵略殖民的海洋政策,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内敛带有更多和平的色彩。
有国内学者指出,以强调海军力量和海上控制为主的观念是传统的海权观,而认为海军力量、海上安全同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并重的观念则是新的综合海权观。无疑,此次中国受调查者的海权观走在了世界潮流的前沿。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中国自始至终都面临“海陆分裂的二重国家性格”,这在明清之际表现的尤为明显。郑和七下西洋不是为拓展海外市场,更没有侵略的目的,不惜耗费财力却只是为了施展“天国的恩惠”。
对此,一名来自福建三明的网友结合近代中国遭遇的海上侵略评论称,“一个开放性的海权观,要比十支航母编队更有价值。”而在本次调查中,只有不到1%的受调查者接受“中国传统上一直是陆权国家,所以没有必要提倡海权观念”的看法,而99%的受调查者都认为海洋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中国有必要提倡海权观念。
维权意识并不差
在2001年4月,网络上一篇题为“这就是中国的海权意识?”的贴文认为中国民众的海权意识和满清时代一样无知,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好转。本次调查显示,64%的受调查者承认中国人有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而持有“最近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海洋争端和侵犯事件与我无关或不足为患”观点者只有4.2%。

一位在凤凰网上参与调查的网友APNIC评价称,“近代中国的敌人都是从海上打进来的,建设强大的海上长城,是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的心声。”从其他一些受调查者在评价中也表达类似观点来看,近代史上的耻辱其实已经为中国公民海权意识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海权受侵害的事件则进一步唤醒了这种意识。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该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中国外交部提出严正抗议,指出中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从本次调查来看,这起争议经媒体的大量报道,引起的绝不仅仅是对这起侵权事件本身的关注:57.3%的受调查者称,在知道菲律宾立法夺取中国岛屿的新闻后,持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而36.3%的受调查者则开始对如何维护中国海洋权益这个话题感兴趣,或有所思考,或与人探讨。

知识储备和行动力不足

不过,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得知菲律宾立法夺取中国岛屿之前,23%的受调查者表示从未听说过黄岩岛;而接近80%的受调查者不知道黄岩岛的正确位置,仅有19.7%的人知道黄岩岛属于中沙群岛。事实上,早在1279年,中国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量”时,在南海的测点就包括黄岩岛。

对于导致出现很多国人不了解黄岩岛的原因,48.5%的受调查者指出课本没教过,而33.2%的受调查者指出国内的书从来没有讲过这些。

有维权意识,但是知识储备不足的现象在调查中较为明显。比如对西方奉为历史教育经典著作的《海权论》,九成多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阅读过或从未听说过该书。

维护海权更需要行动力。中国海监东海总队高级工程师郁志荣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维护海权的行动力与日韩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韩国的国力、尤其是海军实力与日本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韩国国民的海权意识和行动能力都很强,这保障了其在“独岛”争端中处于优势地位。当然,专家也指出,行动力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

威胁一定程度来自自身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海洋开发进程的加快,中国同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国家纠纷日益加剧。那么,中国海洋权益的真正威胁来自哪里?

调查显示,53.1%的受调查者认为威胁来自外部,其中32.4%的受调查者认为威胁来自“担心和遏制中国强大的势力”,20.7%的受调查者认为威胁来自“与中国有海洋划界争议的国家”。46.9%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

郁志荣则同意后一种观点,海权意识是加强海洋管理的前提和原动力,“对中国海权最大的威胁来自我们自己,来自我们海权意识的淡薄”。

“海洋不但有丰富的资源,更系有国家的安全。所以,要有强硬的态度来维系海权。绝不妥协”、“中国不称霸,但更不能允许他国在我国土称王称霸!”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应该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它国侵犯中国的海权的行为,但并不主张对外扩张以谋求海外霸权。

对海洋维护现状不满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0.4%的受调查者表示对中国海洋权益维护的现状不满。调查发现,受调查者最为关注南海争端,“按照50年的期限,在2020年9月前,如果中国不能控制这些岛屿的话,将意味着主动放弃对它们的主权”。

受调查者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国防大学的孟祥青教授就指出,在中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近一半存在着争议: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早已名存实亡。8个海洋邻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提出了无理要求,这涉及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至于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途径,54.5%的受调查者主张“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统一高效的准军事力量”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最好方法,26.6%的受调查者认为“国家需要制定明确的海洋战略”。因此,中国海军的建设,尤其是航母的建造备受关注。

当然,也有极少数受调查者指出应该“建立强大海军打垮周边侵权国家”。对此,杨毅认为,中国维护合法的海洋权益固然需要发展强大的海军,但提高海权意识、解决领海争端并不意味着武力对抗,过于强调武力手段,将加剧地区安全困境。也有部分受调查者认为,除了发展海军,维护海洋权益还需要制定明确的海洋战略、加强海洋资源开发等综合手段的运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