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

——就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近海调查项目专访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5:22 

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近海调查项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简称“908专项”)正处于全面实施的阶段。该项目计划投巨资、用6年时间摸清我国近海海洋“家底”,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好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个建国以来投入最大、调查范围最广、调查技术最先进的近海海洋调查项目,因其对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海洋管理和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广受关注。日前,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

记者:我国为什么选择在现阶段开展此次近海海洋调查?

陈连增: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2003年5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国在新时期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吹响了进军号,对海洋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国海洋事业迎来了一个任务最艰巨、形势最好的发展新时期。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人们对我国近海海洋状况的认识程度和水平,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具体表现在:我国近海海洋调查勘探程度低、可开发的重要资源状况不明,通俗地讲,就是近海海洋“家底”不清。“家底”不清直接导致了我国海洋开发、利用呈现出不足和过度并存的局面。有专家估计,目前我国37万平方公里领海海域,已被开发的仅有2万平方公里。沿海城市周围海域,用海活动集中,养殖密度高,用海矛盾突出。一些低产值的传统产业,如捕捞、晒盐、养殖等,发展速度较快;一些新兴产业,如海洋药物、海洋能源等,则明显开发不足。这一现状已成为制约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建国以来开展的历次海洋调查,采用的设备、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由此获得的海洋数据资料精度低、数量少,且调查海区主要集中在沿岸区域,仅占近海区域的40%。再加上20多年来我国近海资源和环境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有大部分数据资料已无法准确、正确反映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的基本现状。如不尽快安排近海调查与科学评价,势必造成海洋开发越快其盲目性越大,可能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低的现象。盲目的、快速的、掠夺性的海洋开发,将会给我们的海洋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海域使用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我国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急需尽早地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选择在现阶段开展这个项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我们国家海洋事业、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所决定的。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海洋调查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已具备了开展大规模调查的条件。

记者:与我国历史上曾经进行的大规模海洋调查相比,这次调查有什么特点?

陈连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近海海域开展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调查。第一次调查是1958年~1960年开展的“全国海洋综合普查”。这次调查,我们的老一代海洋科学家和海洋工作者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实施的,没有专门的海洋调查船,也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许多海上外业工作都是租用渔船、靠手工作业完成的。第二次调查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这次调查对向陆10公里、向海10米等深线的我国海岸带区域进行了多学科的调查,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大的项目。

与以往的大规模近海调查相比,此次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呈现出“大”“新”“实”三大特点。专项调查的范围涉及我国内水、领海和部分领海以外海域。调查项目除了物理海洋、海洋地形地貌、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海洋生态和生物、海洋化学等重要的海洋要素以外,还包括海岛、海岸带、海域使用、海洋灾害、再生能源、海水利用以及沿海人文社会基本状况等。项目实施的时间跨度长达6年,从2004年~2009年。

国家和沿海有关省、市都将投入大量资金来开展这一专项,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市几乎所有的重要海洋科研院所和海洋机构都将参与这一专项的实施。因此,这次专项调查从调查面积、调查范围、涉及的领域,到国家和地方的投入、参与的单位和人员数量等,都是前所未有的。

此次调查采用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都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我国海洋科技经过4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较为先进的海洋调查仪器设备,掌握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船载声学探测、岸基探测、拖曳深潜等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具备了获取可靠的、实时、连续、大范围、准同步海洋数据的技术条件。

“908专项”将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及其产品、基础图件、综合和专题海洋环境资源评价报告、区划和规划等,直接为国家宏观决策、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行政管理以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服务。沿海地区在实施专项调查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海洋调查和评价,形成各具特色的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海洋管理。其目的意义和目标任务都是很充实的。

记者:该专项的顺利实施,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陈连增:“908专项”包括三项基本内容,即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我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简单地概括起来,专项开展的目的就是,查明我国海洋有多少“家底”,分析我国的海洋资源到底能为实现小康社会发挥多少作用,同时为我国建设“数字海洋”奠定基础,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管理服务。

回顾我国历史上的几次海洋调查,既推动了海洋开发的进程,也为海洋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局面。20世纪60年代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新中国的海洋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次调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成果就是国家海洋局的成立。从此,我国有了专门的海洋行政管理职能部门。80年代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掀起了滩涂和浅海的开发热潮,养殖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带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此后,国家海洋局又组织了一些专项的海洋调查。可以说,这些调查都为摸清我国海洋“家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

此次调查结束后,我们将获得系统、全面的近海海洋数据资料,并通过分析基础数据资料得出区划、规划、战略等理论成果,进而实现海洋相关信息的共享。摸清了“家底”,有了理论的指导,催生的将是新一轮的、更高水平、更广泛的海洋开发。与此同时,我国的海洋管理也将得到根本的加强。在科学依据基础上制定的海洋管理政策将更加科学、合理,涉海工程的论证将更加规范、严格,牺牲海洋环境发展经济的趋势将得到遏制,海洋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将有所减少。海洋管理职能的加强将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其意义是深远的。

记者:如此庞大的调查项目,国家海洋局将通过哪些措施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费的到位使用?

陈连增: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规范管理是决定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为了保证“908专项”有序、规范地开展,国家海洋局制定了纲领性的文件——《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管理办法》,以及《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投标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

为顺利开展项目任务单元的招投标工作,专项办组建了“专项技术专家库”,并根据招标任务单元所涉及的学科从中提取评审专家人选,报局党组批准后组成评标委员会。上百名专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对投标人的条件、申报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性、项目预期成果及应用前景等情况进行审查、比较和评议,最终确定了招标任务单元的中标单位。现已确定的中标单位涉及国家海洋局系统、中国科学院系统以及有关高校近20家,充分体现了项目的开放性。

为了保证专项各招标单元工作能保质、保量完成,专项办制定了《专项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并将出台质量管理体系的系列文件。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可靠,外业调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专项办组织编制了18部专项调查技术规程,总字数近百万。《“908专项”调查技术规程》经专家评审后,现已印发各部门,为保证专项成果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保障专费专用,财政部会同国家海洋局共同制定、单独印发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经费管理办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财政部会不定期地前往实施单位进行检查。同时,我们也要搞好自查。下半年,我们准备搞一次关于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大检查,对国家海洋局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单位一视同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作用,在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中,自始至终都要请他们参与。

记者:项目自去年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能否谈谈具体的落实情况?

陈连增:该专项的各项工作现已全面展开。一方面,组建了国家和省、市级专项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了各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国家海洋局、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成的“908专项”领导小组。2004年3月1日,召开了专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根据会议精神组建了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都成立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项领导小组,以及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专家组。

经过反复的修改和专家论证,专项办最终制定了专项的总体实施方案,并于今年3月正式报送财政部。沿海各省也结合本地区海洋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海洋管理的迫切需要,增设了调查和评价内容,组织、编制了省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沿海各省现已基本完成了省级“908专项”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制、评审和上报工作。为确保专项圆满完成,各省海洋厅(局)作了大量的工作,基本落实了配套经费,有的达到了100%。这种支持力度是可喜的,让我们对专项的顺利开展充满信心。

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完成了80个招标任务单元的招标工作。同时,完成了外业调查技术准备工作,完成近5万公里地形地貌勘测,800多站位的底质取样调查和海岸带、海岛卫星及航空遥感试点调查;启动了风暴潮灾害调查、海水综合利用调查、药源生物调查与评价,各地海岛、海岸带、海域使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实测调查等工作。

摘自《中国海洋报》1410期

2005年6月2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