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水域生态“荒漠化”工作还需加强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

来源:崔凤友 马学信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5:22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事关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此,笔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先生。

笔者:早在2002年5月,包括12位院士在内的19位知名学者曾联名给国务院领导写信,提出“尽快制定国家行动计划,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有效遏制水域生态荒漠化”的建议。请问目前我国渔业生态的现状怎样?

刘院士:我国海域辽阔,江河湖泊众多,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目前经调查并记录的水生生物物种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862种,占世界鱼类物种数量的20%左右。同时,受独特的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生生物具有特性高、孑遗物种数量大、生态系统类型全的特点,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

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我国渔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渔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令人十分担忧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生生物资源正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域生态“荒漠化”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近海和内陆水域污染严重,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监测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沿海日排污水量为1.3亿吨左右,已有850多条河流受其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中,有2400公里江段鱼虾绝迹;一些大型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也非常严重;四大海区近岸和内陆水域是主要经济水生生物的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也因受到污染使其栖息环境遭到破坏,造成饵料生物减少,水生生物亲体繁殖力和幼体存活力急剧下降,致使大量水生生物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捕捞产量损失约为50万吨,经济价值约为30亿元。

二是过度捕捞导致主要经济物种资源严重衰退。我国有机动渔船48万多艘,其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前,海洋捕捞对象以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对虾、乌贼等优质品种为主,目前除带鱼和小黄鱼仍维持一定产量外,其他种类的产量大幅下降,有的已形不成鱼汛。1954年,长江流域的渔获量为42.7万吨,近年来仅维持在10万吨左右。由于主要经济鱼虾种群的衰退,水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间平衡被打破,种类交替现象明显,渔获物组成的营养级水平逐年下降,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现象日益加剧。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东海区带鱼冬汛、小黄鱼春汛、马面(鱼屯)冬汛与春汛已不复存在,南海区著名的八大鱼汛也已有十多年未出现。而中日、中韩渔业协定以及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签订与生效,使我国将有3.2万艘渔船撤出日本、韩国和越南一侧的传统渔场,更加大了我国近海渔场压力,将加速导致其渔场“荒漠化”的趋势。

三是列入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增加,濒危程度加剧。一些重要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如白鳍豚、白鲟、鲥鱼等已濒临绝迹。

基于我国渔业生态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的水生生物学者们建议,尽快制定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确定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进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目标、优先领域、行动方案和保障措施,治理、修复和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环境,有效遏制水域生态“荒漠化”的趋势,促进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针对近年来山东省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形势,山东省计划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旨在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您怎样评价山东省提出的这一战略举措?

刘院士:山东的渔业发展几十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已经实施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即将实施的中、日、韩水域界定,山东也是受影响最重的省份之一。日韩实施的《排他性渔业协定》也是针对我国、尤其是山东省的制衡措施。在此背景下,山东省的渔业前景只有相应压缩捕捞力量,开辟分流转产途径。发展海水养殖业是可供选择但业已“过量”发展的产业,在已发展的近岸内湾水域,现多处于超容量状态,病害传播、赤潮频发。从山东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现状来看,如不采取严格管理,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渔业发展将难以为继。

为了减缓并最终遏制山东近海和内陆渔业水域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势头,逐步改善渔业资源的生态状况,保护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多年来山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实施伏季休渔制度、重要渔业品种的增殖放流以及建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区等。今年,山东省对渔业资源保护又提出了更为积极的措施方案,将组织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这一措施的实施,符合山东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现状,符合山东渔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笔者:渔业资源修复工作是否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如何?

刘院士: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欧美、日本等世界渔业发达国家与地区陆续将渔业资源养护、修复和环境保护,作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日本卓有成效的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工作与濑户内海资源修复工程,已成为世界渔业资源修复行动的成功范例。

笔者:您认为在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刘院士: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组织领导,还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广泛支持。

2005年3月25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