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的“跨越之路”——浙江宁波改革开放30年巨变

来源:王秋蓉   发布时间:2015-05-21 02:47:32 

30年改革开放,宁波巨变。它借助优先对外开放等优惠政策,紧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宁波市开辟了一条滨海城市的开放之路——从宁波港的崛起到宁波市的现代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对外开放之桥头堡、长三角地区南翼经济中心的跨越。

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

宁波因港而兴。港口是宁波最具有潜力和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宁波怀着建设东方大港的梦想,坚持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按照 “建设大港口、构筑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推进港桥海联动发展战略,使宁波港从千年商埠转变成亿吨大港,推动宁波市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

1979年6月1,经国务院批准,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外籍轮船可以出入宁波港,世界各地货物可以通过宁波港往来运输。从这一刻起,宁波港重新向世界敞开了胸怀,宁波对外开放由此起航。

1994年,中共宁波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加速发展临港工业。

在国家支持和浙江省 “港航强省”战略带动下,宁波港只用了短短20余年时间实现了一次历史性跨越——从一个内河小港摇身变成国际大港。2000118,宁波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048亿吨,跻身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行列。与此同时,一条绵延百里的临港工业带和临港产业链已经崛起,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等六大临港工业支柱产业,2007年临港工业总产值达到339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强。同时,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会展经济、现代商贸和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2007年,宁波在中国城市经济实力排名中列第17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8位。

至此,20073月,中共宁波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再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如今,宁波市按照 “依港而兴、港城共荣”的信念,坚定不移地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

浙江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1984年,宁波市被列为中国大陆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际上,宁波市的改革开放是否成功、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浙江省的发展。

宁波市最初的改革试点选择了北仑小港一块仅3.9平方公里的土地。19841018,国务院批准在此设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当初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特殊经济区域之一。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面积不断扩大至70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宁波开发区已经成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86月,宁波开发区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400多家,总投资220多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360多个。

20082月,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5个保税港区,这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域战略的现行区。这为宁波新一轮深度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也是浙江省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良好机遇。

在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政策驱动下,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宁波市的外贸在浙江省的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宁波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8996家,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565亿美元。直接与宁波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扩大到216个。目前,宁波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中位居第2位,2007年宁波市进出口占浙江省的比重为31.96%

依托港口和对外开放的特殊优势,宁波市已经被打造成浙江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城市,推动着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崛起在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

宁波市地处长三角南翼,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宁波市更好的发展优势,也明确了宁波市的发展目标。宁波以更加开放的眼光,跳出三江口,面向长三角,从一个商埠小城迈向现代化大都市,并逐步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19997月,国务院批复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宁波城市为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

2003年颁布的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将宁波定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国际物流枢纽、区域性金融与商贸服务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在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宁波的定位主要表现出以下六大功能: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最佳宜居宜业城市;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城市。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使宁波市的交通格局实现了从陆路交通区域末端到长三角南翼交通枢纽的嬗变,为宁波市经济触角向长三角区域延伸架起了桥梁。200851,杭州湾跨海大桥实现试通车,确立了宁波市在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的中心地位。这座跨海大桥,有利于宁波市 “港桥海联动”战略的实施。宁波利用新的交通格局,以港口为龙头,以大桥为加速器,以海洋经济为新的增长点,通过港口、大桥、海洋的互动,由点及线到面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提升。

目前,宁波正在全力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包括沿海临港工业产业园区、沿湾工业产业园区和沿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条产业带,积极接受上海的产业辐射和国际产业转移,建成家电、模具、塑料制品、农产品、深加工等制造业基地,形成具有鲜明块状经济特色的杭州湾南岸加工工业产业园区。

回顾过去的30年,宁波今日之巨变既是我国对外开放伟大成就之一,也是宁波抓住机遇,利用优势,不断探索、突破、创新、发展的丰厚回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