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藏粮于海”仍存在一些挑战!民进中央提出四条建议
案由: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近年来,我国将海洋作为支撑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发展空间,在海水养殖、远洋捕捞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建设好“蓝色粮仓”、实现“藏粮于海”仍存在一些挑战。
建议:一、优化产业链条,降低海洋生态压力。坚持生产和生态相协调,持续优化由岸向外的立体海洋空间资源规划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将“蓝色粮仓”建设纳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范畴,加快近岸传统渔排升级改造,拓展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等离岸空间,提高我国海产品综合保障能力。规划近海生态保护区,实施禁渔、禁养等管控措施,加强近海生态生物资源养护。支持海洋碳汇基础研究,探索完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二、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强化装备技术研发,组建海洋装备技术创新联盟,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离岸养殖技术专项,加强育种、饲料、养成品保鲜加工等产业关键节点技术攻关,推广绿色低碳海水养殖模式,促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水质、饲料投放、增殖放流、环境因素等实时监控,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溯源管理,保障食用水产品安全。
三、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产业抗灾能力。加强海洋灾害机理和早期预警研究,健全立体化监测体系,夯实海洋水文基础,不断提高预警精度。强化防灾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海岸带、沿海地区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健全风险预警、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体制机制,提升涉海险情协同治理水平。健全海洋巨灾保险制度,将“蓝色粮仓”保险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风险分摊机制。
四、稳固要素保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加强用海要素保障,让“蓝色粮仓”从业者“有恒产,有恒心”。支持蓝色金融创新,提升供应链金融支持能力,开发海域使用权抵押贷等信贷产品,强化金融要素保障,解决好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养殖初期和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难题。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民进中央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