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观点 | 数智赋能与产业变革: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图景

来源:泛华集团   发布时间:2025-04-09 17:36: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需通过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建筑业改革创新,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筑业体量大、涉及行业广、从业人员多,传统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面对新形势,建筑业需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要素、新动能打造产业新优势。住建部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智能建造的发展方向,推动建筑业从传统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智能化转型。例如,《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建筑机器人、BIM技术、数字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等手段,提升建筑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关于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建筑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目标,包括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推动建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数智科技引领,推动建筑行业四层变革

建筑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和建筑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激活数字要素的潜能,建筑业将实现以下四大变革:

1. 工具革命——智能化设计与建造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将向智能化方向转型。从人工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再到智能化设计的演变,利用AI+BIM等技术可快速形成方案设计,缩减前期投入成本,实现设计的可计算、可分析、可优化、可自动化。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效率。

2. 决策革命——数据驱动的生产模式

基于海量知识资产库(标准化管理体系、构件库、模型、标准库),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设计可根据客户需求自动匹配设计方案。通过AIBIMVR等技术,集成设计、施工、运维信息,形成全过程数字化样品模拟,提前预见并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优化调整生产、施工、运维过程中的风险与问题。

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建设中通过数字化样品模拟,提前识别了超过3000个碰撞点,避免了返工损失约2亿元。这种虚拟化模型作为统一载体,实现单个专业内、多个专业间以及多参与方的异地协同设计与互动,优化调整生产、施工、运维过程中的风险与问题。

3. 组织变革——平台化协同多方协作

基于BIM的多专业、多参与方协同,各专业在共享模型空间中高效协作。施工阶段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实现任务跟踪、资源调配和风险预警,提升项目管理效率。BIM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参与方和全产业的协同,避免工程风险,提升行业效率。

4. 催生新商业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经济体

建筑产业数字化平台催生了新设计、新集采、新金融、新建造、新运营等创新业态。这些新业态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建筑产业全过程,为行业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例如:

·新设计: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与全过程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成果的可理解性。

·新集采:重塑建筑供应链生态,实现采购信息透明化、流程标准化。

·新金融: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支持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

·新建造: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通过BIM模拟优化施工过程。

·新运营:绿色运营降低项目成本和环境影响,数字运营优化运营决策。

二、高端要素集成,线上线下资源深度整合与配置

建筑业需要打造辐射区域市场的建设产业育城中心,构建建筑产业大数据湖、科技创新、检验检测、职业教育、产业金融等创新发展要素。通过线上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面向建筑产业的资源组织与配置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深度整合与配置,重构价值链,打通供应链,整合产业链,形成虚拟产业园虚拟产业集群

按照一业、一网、一平台、多基地的发展模式,围绕建筑产业垂直细分市场,导入设计创新协同中心、数据交互中心、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赋能体系,打造绿色建材检测、认证、溯源体系,形成建筑产业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服务市场及赋能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数实融合。

三、数字驱动产业升级,重构建筑业产业链供应链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产业互联网作为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其潜力不断释放,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据麦肯锡预测,到2035年,产业互联网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过2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约21%

建筑产业互联网将传统的建筑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动建筑业上下游体系化建设。例如,某建筑集团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了全国范围内的1000余家供应商,将采购周期缩短30%,库存周转率提升40%

1数实融合的产业体系

通过设计引领、科技支撑,打通建造与制造,构建“设计协同-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制造—装配式装修-智慧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例如,某装配式建筑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将生产效率提升45%,产品缺陷率降低至0.8%。

形成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等系统化、集成化的产业组织模式,实现设计、科研、生产、施工、运营全流程融合一体的建造新模式。例如,某医院项目通过EPC模式,将建设周期缩短18个月,投资回报率提升12%。

2数实融合的生产体系

从数字设计院一键导出数字化图纸、建材信息、虚拟施工模型等,通过平台和工程物联网系统建立工程项目全参与方的泛在连接,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的高效协同。通过项目大脑,将生产对象、生产要素、管理要素等通过终端链接,优化施工生产、商务、技术等管理过程,实现设计造价一体化、设计采购一体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精准控制建筑项目成本。

四、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形成建筑业新质生产力

通过平台+生态模式,重构产业全要素、全过程和全参与方,推动工程设计、监造、储运、施工、调试、运营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实现对产业要素、生产过程和各参与方的全面解构与重构。

1生产要素重构

建筑业项目管理要素(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生产要素(人、机、料、法、环)正在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叠加,产生新的要素组合(如人机协同、智慧机械等)。这些要素通过传感器技术、定位技术等实现泛在连接、实时在线,彼此协同合作。

2生产力重构

数字化技术与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过程和全价值链的渗透与融合,引领生产过程升级。通过数实融合的生产线,生产过程从传统实体生产转变为全数字化虚拟建造和虚实融合的智能建造。

3生产关系重构

建筑业全参与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商等)的关系正在重构。数字技术打破了企业边界和区域边界,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生态圈,解决了原有产业链割裂、孤立、低效的问题。

总结

通过科技引领、高端要素集成、数字驱动产业升级,建筑业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要素、新动能打造产业新优势。这不仅提升了全要素生产效率,还推动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建筑业需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